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第291章 梁储分析儒学(上)

“陛下要的今之理学与昔之理学异同,心学也论述了……好几日通宵达旦,比批改卷宗都累。”

梁储长叹息,差点掉眼泪了。

当初读书,都没有这么累。

皇帝,太折磨人了。

“陛下给你的旧稿批阅完了?”杨廷和凑上来,“可将着作带在左右?”

“给你。”梁储将书一拍桌面,然后仰头闭目。

众人凑上去,梁储的着作被拿起来翻了翻,过了一会儿,杨廷和将内容递给旁人。

思考了片刻他才对梁储说:“你这书,极有可能会被陛下打回来重写。”

“那正好,赶不上春闱最好不过了。”梁储有气无力。

不是他想要违逆朱厚照,而是这篇着作发出去,绝对能让心学和理学陷入不必要的内耗。

因为宋代的心学、理学,已经和明代的心学、理学不尽相同了。

有很多内容都是重新填充的,梁储自己也填充了一堆的东西,尤其是对于皇权的限制。

梁储终究是当官多年,太清楚儒家这套体系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从董仲舒之后,儒学进入了一个发展历程,那就是不断将知识朝着底层下放。

战国开始,受到了当时商鞅变法和大秦一统天下的影响,黔首都能以武当官,这就意味着知识传递进一步传导到了普通人身上。

但问题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速度太快了,过扩了。

出了关中,天下郡国依旧是六国遗民、氏族在管理地方。

尤其是楚地,吴地,齐地这种后来统一的地盘。

真的是一堆的本地旧贵族担任地方一把手或者吏员,基层权利没有梳理完毕,于是酿成了二世而亡的惨剧。

好在刘邦再一次统一天下,是通过剪除异姓王,分封刘姓王完成的,并且还让汉朝廷基本权利得到了扩张,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历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一系列运作,不断削弱藩王,加强中央集权。

不可否认,这一切做下来,才算是解决了宗室问题。

但却让另一个团队崛起了。

那就是地方豪强,稳定的秩序容易滋生财富,偏远的土地,发财的人就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家族变成宗族。

好在西汉还是行驶强干弱枝的国策,修陵县聚天下富豪于中国。

所以,汉独以强亡。

但好死不死,儒家上位了。

西汉的儒家充满了妥协。

大体理解应该是:我们这些读书人,代表国家跟你们这些大地主妥协,你只要听话,你就能安然活着。

但西汉时候的儒家,不是统治阶级,代表不了所有人。

尤其是主尊黄老学说的豪强。

哪怕武帝强硬推行下去,儒家在那个时候,还不是主流。

但儒家不气馁,因为有武帝的刀子威胁,儒家开始和豪强合流。

因此这个时候,士族开始缓慢诞生。

之前,掌握国家权利的,是跟着刘邦打天下、跟着文景平天下,跟着武帝揍匈奴的军事贵族。

现在,儒家与豪强合流,发动对军事贵族的围剿。

西汉基层全力全面失守,然后西汉灭亡。

王莽,上位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