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

第137章 脚踹卖国士子

哪怕真相的逻辑性很强。

但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绝对理智,真的愿意相信不利于自己的真相。

侯方域这时也不愿意相信,而竟对高杰嗤笑起来:“一定是你这个流寇,真的糊涂,要做什么大明的忠臣,真的还把明廷当正统,而在乎什么华夷之别,才要这样做,甚至还对我说什么我大清豫亲王所率大军已被全军的消息,肯定是这样的!”

“绝对是这样的!”

侯方域说着就对高杰叱喝了一声。

接着,侯方域就道:“你这流寇,真的蠢笨!连入中华者则为中华主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天命归谁才该效忠谁!居然在这里愚忠,真是够蠢笨的!”

嘭!

高杰直接飞起一脚,踹得侯方域肚子猛地往后一缩。

“啊!”

侯方域疼得惨叫一声,且忍不住泪水盈眶:“好痛!”

高杰则伸出食指着他,睁着怪眼道:“你没资格骂老子是流寇!老子至少不会像你一样,急着帮胡人灭我中华!”

侯方域挨了高杰一脚后,清醒了许多,也就没再这么对高杰说后,反而哭着哀求起来:“大帅饶命,可否给晚生一条活路,不要把晚生押到扬州去!”

侯方域说着就咬牙言道:“若大帅肯高台贵手,小生愿将我家寄存在江南的三十万两白银与诡寄飞洒在江南的五万亩良田皆献于大帅!”

高杰听后怔了片刻,且吞咽了一下口水。

本是农民起义军出身的他,还真没发过这么大的财,所以一时还真的有些被震撼住。

侯方域为自己能够活命,也算是下血本了。

也幸亏他是大官僚大地主出身的子弟,有足够的本钱。

“大帅!让天子看见您的忠心,比什么白银良田更值钱,毕竟后者才能让大帅有机会在将来得到勋爵,使儿孙世世代代的富贵下去。”

“让子子孙孙可以有世袭罔替的公侯爵位,不是什么银子田产能换来的,难道大帅不想做第二个中山王、开平王吗?”

好在,一直在高杰身边奉命做监军御史兼兵部督粮郎中的蒋桓这时提醒了高杰一句。

朱慈烺派一些可靠的文臣去各大军镇里当监军,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替朝廷盯着这些军镇,也是为了引导他们别走歪路,因为武将其实很多时候真的容易因为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选择走歪路,缺乏长远的思考,需要一个军师一样的文人对其进行引导,让其明白为什么要忠于朝廷。

在高杰身边的蒋桓和高第身边的方玉琛都是这个作用。

因蒋桓这么说,侯方域就顿时变了脸色。

高杰这里猛地回过神来,道:“监军说的没错!”

然后,高杰就走过来,对着侯方域的面,啐了一口:“我呸!你这狗东西,还想利诱本帅,不知道本帅是最忠义的人吗?!”

侯方域则横眉怒目地看向了蒋桓:“读书人何苦为难读书人?”

蒋桓冷笑起来:“你也配当读书人?”

于是,侯方域还是被拿了下去,且被押往了扬州。

没几日,侯方域就被押到了扬州,而朱慈烺也因此从高杰和蒋桓的奏本以及锦衣卫的密报里知道了此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