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

第32章 李自成大怒

李自成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不过瘾,且顿时沉下脸来道:“上当了!来援的这朱家太子所带援兵其实并不多,所谓在山上摇旗呐喊的只怕多是民壮!所以,才会及时撤走,而不是在这里继续死守!”

“那怎么办?”

刘宗敏问道。

李自成听后道:“直接北上,去夺阳方,但要小心伏兵,多派哨骑沿途哨探!”

“是!”

“李自成作为多年的老寇,经验还是丰富的,知道追击过程中,要小心伏兵。看来我们没有伏击机会了。按照殿下谕令,在阳方守够三日,就撤!”

负责断后的周遇吉在见李自成派出大量哨探后,就对杨志荣如此说了一句,然后就在阳方阻击闯军三日后便从容撤向了朔州。

李自成也因此在攻打阳和三日后顺利进入了阳方城。

接着,朔州也是如此,在朱慈烺等先离开朔州大约三日后,李自成就赶到了朔州,而周遇吉又只带着断后部队,在这里只守了五天,便果断撤离,而只给李自成留了一座空城。

基本上,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到三月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李自成一直率大军于后面追,周遇吉则率少部分精锐在前面阻击迟滞,而朱慈烺则带着越来越多的投附者,顺畅的在最前面行进者。

李自成对此颇为郁闷。

整个闯军也被这种战术搞得很头疼。

因为周遇吉不是单纯的阻击,而是闯军如果失去耐心进展太急,出现冒进的时候,就会趁机设伏,给闯军以较大杀伤;或者干脆迂回到其后面威胁其粮道。

所以,闯军的士气很差,再加上闯军本就对官绅抱有阶级仇恨,且进军越久,补给线也越长,需要的粮草也越多,而为闯王不纳粮来响应的百姓也越多,粮食需求也就进一步增加,以致于朔州时,不得不泄愤屠城,许多不愿意走的地主庄园自然遭到了洗劫。

可见,蒋、王两族愿意破家投附朱慈烺也是有先见之明的。

话转回来。

朱慈烺这里在到达镇虏卫,让当地许多佛寺遭受了一场劫难后,就继续东进。

唐通自请为先锋,带着东宫卫率左营,行在最前面,且也一直披着朱慈烺赐给他的那件衮龙大氅,而舍不得脱下来,哪怕气候已渐渐回暖。

“殿下,前方已到沙城堡,臣已逼迫守将开城,而控制了堡城,殿下进城后可暂做歇脚。”

唐通披着大氅来到朱慈烺面前,傲娇地看了高第和李守鑅等随行武将们一眼,就向朱慈烺拱手回了一句。

朱慈烺点首:“等到沙城堡后,多待几日,清查粮草军需诸物资,还有投附军民数量,并排查细作。另外,告知周遇吉,让他因此酌情确定阻敌时间,不要死守,要记住孤的话,尽量保全有生力量,以备将来北伐!”

“遵旨!”

众人应了一声,并继续前行。

而唐通也上马先去了前面。

高第看着他上马时风骚地抖动大氅样子,就叹了一声,眼里满是艳羡之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神秘古武世家传人萧锐,因为一枚储物灵戒意外来到了唐初,成为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不想继承家业去做官,只想搞搞创业发明,靠着各种科技与狠活征服大唐,成为世界首富。却意外被皇帝发掘,赐婚皇帝长女,成为了第一驸马。随着一步步的成长崛起,萧锐的影响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眼睛小懒猪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
夏启
夏启
十六岁的夏天,启遇到了她,以人的身份开始生活。十九岁的夏天,启以北斗立誓抛弃一切,以求踏上帝山之巅()
斩天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