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众人就带着收好的菜来到山下早市。
程星看向众人:“这么多菜,咱们怎么卖啊?”
怎么卖菜是个问题。
他们这一号地和二号地种的小白菜和生菜,从凌晨四五点就所有人都在帮忙收,得有好几千斤。
满满一大车,光是投放到这早市的话,想要卖完估计有点困难。
陆松年建议道:“我们可以分头行动,分两组在早市卖,然后可以到镇上的餐馆这些地方问问老板要不要批发。
最后就是看看直播间的网友,有没有在这附近的,可以来帮忙买点。”
邓辉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将这一大车的蔬菜卖完,买大棚膜和藏香猪!”
他们现在一共六组,苏蓉和程星两组留在市场卖菜。
穆商和周晋怀就在这边直播,至于陆松年和邓辉两组自然就被分配出去跑市场了。
务桃村下面的这个同仁镇据说人口只有几万人,大部分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居住,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务工。
镇上稀稀拉拉的早餐店逐渐多了起来,枣枣看着眼前这家小面馆,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陆松年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想吃?”
枣枣满眼都是渴望的点了点头,就见正在用竹漏勺捞面的胖阿姨笑得红光满面。
“这小娃娃可太好看了,不是咱们镇上的人吧?
就没见过这般好看的女娃,要吃面就快进来坐,外面站着怪冷的,可别把娃娃给冻坏了。”
邓辉和陆松年带着枣枣两个小家伙走进小面馆。
总共就几张小餐桌,人坐下后,留出来的通道也仅一人通过。
但这家面馆的生意却是出奇的好,他们进来之后,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好些人,直到坐满。
胖老板娘笑着问他们:“还没想好吃什么啊?我给你们介绍介绍,我和我家爱人从开这家店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是这家面馆养活了咱们一家老小。
有人也叫咱们换个大点的门店,可是这开着开着有感情了啊。
而且老客户都知道咱这儿,换了我舍不得。
咱店里最有名的就是红油抄手,肉丝面,牛肉面,再加上应季的豌豆尖煮一把丢里面,香的嘞,你们要不试试?”
听着老板娘热情有感怀的碎碎念,邓辉就知道他们是有情怀的人。
于是点了点头:“那我和我外甥来两碗牛肉面。”
老板娘笑着问道:“要几两?”
邓辉‘哈’了一声,没明白什么意思?
旁边热心的食客爽朗的解释道:“我们这吃面都是按两算,小点的就是一两,一般人就是二两。
胃口好点的三两四两往上加,也可以多来几碗哈哈哈!
这店里最高纪录是六两,也是个外地人,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勇气超越了。”
邓辉这才恍然的笑道:“我是没那么大的勇气和胃口,就要个普通人的二两就好,我外甥一两就行了。
话说那个吃了六两的食客打破了老板家的记录,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秦放举了举手:“我知道,我之前看吃播,有的大胃王博主就是专门去探店,然后破了老板店里的记录,可以直接免单的!”
老板娘一张肉乎乎,格外丰满圆润的脸笑得都起褶子了。
她看着秦放眼带柔和的点头:“小朋友懂得还挺多,是这样没错。
后来我儿子就提议要是有谁能打破这个六两的记录,不仅免单,还有别的礼品赠送。
只是我们这地方小,人来人去也就是这些面孔,即便有外地游客,也没人打破这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