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靠海量物资轻松躺赢

第210章 日记本

笔记本第一页写着一段话:

“213年10月。”

“空间传送好像出现了问题,我竟然比预定的时间早来了二十年...”

“也不知道老祖宗传送过来的宝物什么时候会送达。”

看到这,吴漾旋即明白了。

这本笔记本,应当就是李辉的日记了。

没想到这家伙还有写日记的爱好。

继续往下看——

“虽然时间不对,但还好目的地是没错的,我来到了这个低级世界中的一个大城市。”

“低级世界不愧是低级世界,完全没有一丝的灵气存在,实在是让人窒息的难受!”

“只要想到还要在这个鬼地方待上二十年,我几乎快要崩溃了! ”

“罢了,只要完成好老祖宗交代的任务,等老祖宗降临之后,我就能够和他一块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记内容,几乎就是李辉的发牢骚。

不外乎就是如何的不适应蓝星的生活环境和自己无法修炼的事情。

但吴漾也没有跳着看,而是逐字逐句认真的看。

说不定其中就能隐藏一些重要的信息。

“214年6月。”

“我终于顺利的融入了蓝星人当中,为今之计,是要给自己制造一个假身份。”

“顺便一提,这个低级世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食物丰富,并且不用灵气也能在空中飞行。”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女人,她们穿着的格外清凉。”

...

“216年9月。”

“我加入了部队,靠着我炼气期的修为,成功的获得了长官的赏识。”

“只要能够见到上层领导,我就可以使用我的精神控制,操控这群蝼蚁了。”

“说不定,我会是最快完成任务的那一个人,哈哈哈!”

......

“228年12月。”

“部队把我派遣去江林市完成任务,在这里我竟然意外的碰到了我的堂弟李轩!原来,他也提早来到了蓝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其他的家族中人。”

......

“230年2月。”

“靠!凭什么那个臭小子能够被送去京城这种地方,而且还混了个好身份。”

“就因为他的天赋最好吗?”

“真是便宜他了!”

“不过小东子竟然被传送到了阿三国,小板子被传送到了小岛国,笑死我了哈哈哈!”

“还是我运气好啊,来到了华国,就想问一句,还有谁!”

...

“233年,9月。”

“空间石!天啊,我竟然在这个低级世界发现了空间石的存在!”

“我必须要将空间石集齐,等老祖宗来了,全部送给他。说不定,我会是老祖宗带往飞升的第一人!哈哈哈哈哈!”

...

“233年10月。”

“马上了!距离约定好的时间就快到了!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以我的炼气期修为,转变为异能之后,我一定会是魔都市的第一人!”

“233年11月。”

“末世来临!低级世界的蝼蚁们,颤抖吧哈哈哈哈!”

“最多只要三年时间,整颗蓝星将会不复存在!”

“低级世界,就乖乖的给我们高级世界当做踏脚石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