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靠海量物资轻松躺赢

第180章 钓鱼

所有人见状,目光都止不住的往这边打量。

顿时觉得桌上的肉汤都不香了。

其他士兵已经足够吃惊,更别提坐在同桌的宋振远,高宏伟和李辉。

三人都是老江湖了,自恃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惊吓到他们的。

但是这桌凭空出现的菜色,完完全全让他们吓了一跳!

别说如今是末世了,就算是末世前,他们也很少吃到这种菜色啊!

只是李辉的目光,若有若无的扫过吴漾手中的戒指,神情愣怔了片刻。

吴漾拿起筷子,语气淡定的说道:“大家都吃啊,别看我了。”

闻言高宏伟呵呵一笑,“吴漾老弟真是客气,刚认识就请我们吃这么好的饭菜,不过既然你这么有诚意,那我们也就不推辞了。”

吴漾心底也是呵呵一笑,刚刚还是吴漾小友,现在就变成吴漾老弟了。

“谁说我要请你们吃了?”吴漾疑惑抬眸,“这些饭菜还不够我一个人吃呢。”

说话间,吴漾就开始风卷残云般的扫荡美食。

吴漾真没开玩笑,这八菜一汤,完全不够他平常一个人的饭量。

要不是食堂的餐桌太小,再多的菜也放不下了,吴漾只会拿出更多。

毕竟吴漾所拥有的异能很多,再加上又达到了七阶,每天需要摄入的食物量是很庞大的。

不过这些菜当然也不是什么厨师炒的,而是末世前在五星级酒店定做的。

但是管他呢,这些都不是吴漾做出此举的目的。

特地从曦曦手里借用了一下储物戒指,可是用来钓鱼的。

吃饭的途中,吴漾留心着食堂内每个人的反应,尤其是李辉。

果不其然,片刻后吴漾心里已经有了两个判断。

军方基地中,必然拥有一个空间系的异能者,并且对方同样拥有可以储物的空间。

否则宋振远不可能对于吴漾这一手凭空取物表现的如此淡然。

还有一点,李辉绝对认识吴漾手中的这枚储物戒指!

虽然李辉表现的很镇定,但是只要一些细微的反应,吴漾就能够察觉的到。

蓦地,右前方一道除了李辉之外的视线,引起了吴漾的注意。

那张餐桌上,坐着两个身着军装的女人。

两个女人的五官皆是精致动人,坐姿和动作都如出一辙的优雅,不过他们的神情却又各自不同。

长发女人看向吴漾的表情中更多的是好奇,但是另一个短发女人却是一脸的严肃之色。

见到吴漾看过来,短发女人傲娇的撇过了头,还微不可查的翻了个白眼。

吴漾摸了摸鼻子,我得罪你了?

没多管,继续享用美食。

没过多久,一顿只有吴漾感到满足的晚餐结束了。

宋振远撇了撇嘴,好你个小子,竟然还真的不分给我们。

哼,那也别怪老夫我小心眼了。

宋振远咬牙切齿的跟高宏伟说道:“带吴小友住到三区的宿舍吧。”

高宏伟同样咬牙切齿的道:“好的,首长!”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