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奉行

第109章 门派大比

“小师弟,我怎么感觉你好像很累的样子,是不是担心今日的比试?”张长青见许酉脸色苍白,眼中布满血丝,而且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于是便问了起来。

“没休息好。”许酉简单的应付了一声。

炼器所消耗的灵力和精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前前后后神经紧绷了两天,精神能好才怪。

“还嘴硬,我看他就是害怕了。”

“不怕就怪了!这两天我打探了一下情况,参加门派大比中修为最低的也是旋照后期,甚至还有好几十位和张小师叔一样的筑基期。”

“唉~只祈祷小师叔不要遇到筑基期,也好输的不那么难看,要不然咱们天河谷第一次参加门派大比就丢人现眼,那以后还有什么颜面在岭南立足。”

宋芫听着冷嘲热讽心里不大好受,想为许酉说两句话,看了一眼身旁面布寒霜的王玲音,最后只能把话咽进了肚子。

许酉状态没有恢复,也懒得和他们争论。

至于害怕?

完全不存在的,赢就赢,输就输,根本无所谓的。

本来距离三年之约就只剩下两年的时间,青虚古域也不是非去不可,进不去刚好可以有时间搞钱买补魂丹。

而且现在拥有铸器的手段,许酉心里高兴,就更没有争论的想法。

顾严抬手制止弟子们的议论,朗声道:“既然人已经到齐,走吧!去玄武台。”

玄武城极为广袤,毕竟整个南域也只有玄武城是纯粹的修士之城,城内没有普通人,哪怕卖糖葫芦的都是玄照期的修行之人。

玄武台更是玄武城的标志,占地数千亩,周围一圈灰铁岩垒砌长廊栈道,常用来作为大型试炼的场地。

而此时的演武台按方位被划分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区域,看样子是准备同时比试八场。

许酉往远处瞟了一眼,人是真的多,乌泱乌泱。

好几千是有的,就这还是参加大比的人,毕竟城中的其他修士没有令牌根本进不来。

“这些不会都是来参加比试的吧?”许酉是第一次参加比试,往常都是生死博弈,根本不存在交战之时还有数千人围观。

张长青解释道:“大部分都是跟随宗门过来见世面的,真正参与大比的只有各自宗门的翘楚。

我打听了一下,这次门派大比有五十三个宗门,二十七个氏族参与其中,按照惯例,每个宗门三人的话总共是二百四十个人参加比试。”

“那也不少啊!”二百四十个人只有一个人可以获得青铜令,许酉心里突然有些没底了。

“这才哪到哪啊!好些宗门氏族都没有参与,有些更是没资格参与。”张长青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有些得意。

许酉简单的了解过,天河谷建立四百多年,这次是第一次有资格参加大比。

而且参与资格来的有些莫名其妙,听说还是玄武城的灵殿亲自派人通禀,允许天河谷参加。

天河谷在岭南有些名声,也只是在岭南,而且名声还是这二十年才起来的。

貌似还是因为金丹期的司南成为谷主,这才能让天河谷在岭南立足。之前天河谷没有金丹期的修士,自然也排不上名号。

“那些人是干嘛的?”许酉指着玄武台最中间的高台上的那些人问道。

距离较远他看不出是何修为,不过能站在中心位,肯定不会是一般人。

张长青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冯悔解释道:“那是玄武城主和灵殿的灵使,还有南域八大宗门和四大家族的掌门,以及参加大比的弟子。”

难怪人家可以站中间,天河谷只能龟缩在犄角旮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木生南玉
木生南玉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修仙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沐笙是一位出生在灵云界的普通修士,父母双全,还有一个疼爱沐笙的哥哥,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修仙者的修仙故事。
七木桦
我有一座五指山
我有一座五指山
平起是五指山的土地公,奉命看押妖猴。可遥望未来孤寂的五百年,五指山何尝不也是被囚禁在了西游的起点,最终在猴王出世的一幕中被炸成粉碎。他要走出去,东至盛唐,西往灵山,北去妖界,南到仙岛,将自己的地界扩张到无人能及的地步。待西游开始之时,一位坐拥整个洪荒大陆的土地神将会横空出世!
此事平平无奇
从太监开始修仙
从太监开始修仙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汉朝最后的守护者,小汉帝尊敬的师父,内廷当之无愧的传说,大汉诗坛的耀眼明珠,无数宫女妃嫔的偶像,慈宁宫的首席近侍,贵妃的亲密笔友,斩妖司的幕后黑手,大汉厂卫的第一任总督,各门各派各族的噩梦,最后一位飞升的仙人,大汉百姓的保护神,御膳房最后的良心,爱国爱民爱老婆的可爱小太监。(异世界架空,无系统,主打一个轻松愉悦。)
清风未老
混乱的小说
混乱的小说
一个普通人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故事,也是一份理念和信仰的体现。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为保护和平和稳定,为追求美好的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勇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凡和他所带领的组织,在世界上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将继续追求自己的理念和信仰,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相信,在
戴朝天
小峰游记
小峰游记
我是一个小学三年级调皮捣蛋的孩子,只因为眼睛不好一早辍学,跟随他人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一事无成,听过很多民间真人真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邪与正,成功与失败,词句不是很恰当,也有很多错别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中华人士特多,重姓名的也是数不胜数,希望大家伙包涵将就着看。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国年间,讲述了一个孤儿祖孙三代刚正不阿、爷爷曾经在官府衙门当差,只因为他看不惯官府中的做为,就辞去了捕快职务,回家做起了
芹松瑞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