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泰拉,可怜弱小但无敌

第649章 分工合作

克洛维希娅陷入沉默,眼眸微微垂低,不知心中在想着什么。

曼弗雷德的神色也变得复杂。

他从博士半开玩笑的言辞间,隐隐意识到一件事。

罗德岛的理念他其实算不上陌生,毕竟罗德岛与特蕾西娅曾经建立的巴别塔组织一脉相承,这份理念他也曾接触过。

但随着巴别塔在萨卡兹内战中覆灭,眼前这位恶灵进入石棺,凯尔希带领巴别塔残部消失在大众视野,曼弗雷德以为特蕾西娅口中的梦想已经破碎。

可当恶灵率领队伍重新站在自己面前时,曼弗雷德才发现一件事。

特蕾西娅的梦想并未破碎,它被人精心保存,并注入新的内容,送上新的高度!

“特蕾西娅殿下的梦,会成为现实吗?”曼弗雷德恍惚低语。

他的声音很低,却还是将在场众人视线吸引过去。

克洛维希娅以为这是萨卡兹的什么阴谋,顿时皱眉质问道:

“你在说什么?”

曼弗雷德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放在可露希尔等一众萨卡兹身上。

见曼弗雷德无视自己,克洛维希娅又扭头看向博士,希望能从博士口中得到什么信息。

结果她发现博士也一副不解的样子。

博士用手肘怼了怼可露希尔,问道:

“特蕾西娅做过什么梦?”

“我怎么知道,这个问题你只能去问齐言或者特雷西斯……”可露希尔耸肩道,“凯尔希也可能知道,但你最好别去问这种问题。”

“唔,了解,我才刚从石棺出来,可不希望被情绪失控的凯尔希再塞回去。”

博士拍了拍胸脯,恢复正色道:

“闲话到此为止,还是说说正事吧。

我们和特雷西斯交换人质的事情必须足够谨慎,这场交易能实现的基础有两点,一是曼弗雷德和玛恩纳都是双方不愿放弃的重要人员。

二是这场战争中有白毛狗这个特殊的平衡点,所以我的意见是将交易地点选在有白毛狗出没的位置。”

克洛维希娅提出异议:

“但你如何知道齐言会出现在什么位置,并且如何确定齐言不是变形者假冒的?”

“诺伯特区。”博士自信道。

“那就要出城了。”克洛维希娅皱眉,“而且齐言的第二目标不是海布里区吗?”

“你以为咱们跟萨卡兹打仗时,齐言在忙什么?”

克洛维希娅:“……”

曼弗雷德:“……”

两人一个无奈自己的行动貌似完全在为齐言做嫁衣,一个担忧自己老师的身体状况,会不会被齐言的行径气出个好歹来。

后者又联想到因为自己的错信于人,导致特雷西斯被齐言气完,还要捏着鼻子用人质换回自己,曼弗雷德心里愧疚更是几乎将他吞没。

克洛维希娅注意到曼弗雷德有些自闭的情绪转变,不禁暗自咂舌。

在她看来,说是互相交换人质,但双方肯定都是想着赢家通吃。

博士此刻的言辞,肯定是早就与齐言计划好的,先一步将曼弗雷德心态搞炸,以便于之后行动。

想到这里,克洛维希娅对博士试探道:

“你就如此确定,齐言此刻已经赶往诺伯特区?”

“确定!因为那里有护士装的粉色猫猫!”博士显得无比自信。

克洛维希娅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果然,这都是博士和齐言事先计划好的!

这两人竟然已经事先在诺伯特区踩好点了!

“所以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克洛维希娅问道。

“不不不。”

博士连连摇头:“是我和维娜组建一支小队展开行动,其他人还有其他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