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泰拉,可怜弱小但无敌

第622章 特雷西斯的野望

特雷西斯眼眸微垂。

他对自己曾经的言语感到遗憾,对赦罪师唤醒特蕾西娅的行为感到愤怒,对特蕾西娅的遭遇感到痛心。

但他不会动摇,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你与我说过,这个世界,曾经只属于萨卡兹。”

特雷西斯继续道:“是他们从萨卡兹手中夺走了家园,死魂灵至今仍呢喃着萨科塔的背叛,王庭如秋叶不断凋敝,血脉遗失在哀嚎声中,罪人们可笑地忘却历史,卡兹戴尔的废墟遍布泰拉。

然后,他们嚷嚷着‘萨卡兹入侵了我们的家园’。”

这次轮到特蕾西娅陷入沉默。

特雷西斯对此并不意外,他缓缓起身,忍着身上伤势传来的痛楚,一步一步走到窗前。

看着窗外繁华的伦蒂尼姆,即便经历齐言与血魔大君的战斗,即便经历变形者引来的天灾洗礼,伦蒂尼姆仍旧壮丽。

“维多利亚,一个用虚伪荣光掩盖内心贪婪的国家,却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国家,同时不仅仅是维多利亚……”

特雷西斯并不忌讳什么,直言道:“炎国傲慢浮华,但坚守大义,乌萨斯野蛮粗鄙,但勇猛善战,莱塔尼亚迂腐古板,但总有人愿意成为那个背负骂名,勇于打破窗户的进取者……

这片大地上的诸国,每一次出现在萨卡兹面前,都拥有全新的面貌。”

特蕾西娅明白特雷西斯在说什么。

她轻轻阖上双眸:

“或许是因为特殊的血脉给予了我们之中的许多人过于漫长的岁月。

在一次又一次战争间隙抬起头时,我们会突然发现,除了萨卡兹之外,所有人都在前进。”

“不,与个体生命的长短无关,与某个种族的战力无关。”

特雷西斯坚定道:“他们有机会前进,只因为他们拥有选择和平或者战争的自由。

而萨卡兹,永远只有战争,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内部与外部的战争。

萨卡兹,必须做出改变,这片大地,必须做出改变!”

“即便希望依然渺茫?”

“不……”特雷西斯深吸口气,无视自己胸腔传来的痛楚,他竟露出几分意气风发的姿态,“希望并不渺茫,我已经看见未来的一角!”

特蕾西娅的神情终于出现一丝波澜。

她睁开眼,一瞬不瞬盯住特雷西斯的背影。

在她的注视下,特雷西斯缓缓转过头,与她对视:

“如果魔王的存在,是阻碍萨卡兹的桎梏,那我便打碎它,但如果魔王的存在,成为另一个希望,那我甘愿被祂踩在脚下,目送祂抵达自己的王座。”

“我不明白。”特蕾西娅摇头,“你为何突然对她转变了态度。”

“我的态度从未转变,萨卡兹不会接受一位异族的魔王。”

“那你为何……”

“谁来定义萨卡兹?”

“……”

兄妹二人无言的对视着。

最终,特蕾西娅缓缓转移视线,垂下自己的眼眸。

特雷西斯抬起手,将掌心贴在窗户冰凉的玻璃上,他感受着外界环境传来的凉意,继续看着特蕾西娅:

“桎梏萨卡兹的,绝非魔王,我会将所有枷锁打破,我会将一切改写,我会让萨卡兹重新站在万族的面前。

萨卡兹不需要魔王,萨卡兹不需要我,萨卡兹不需要众魂,萨卡兹的渴求只有一个……未来。

卡兹戴尔,我会去那里,我会去卡兹戴尔见一个人。”

特蕾西娅似有所悟。

她缓缓摇头:“齐言不是魔王。”

特雷西斯:“……”

他的沉默很短,短到特蕾西娅甚至不清楚那是否可以算做是沉默,还是普通的一次说话间隙。

“魔王,并不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