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木匠天子

第224章 罢考风波

有的四下不断的四下游行、张贴布告,将方从哲、周嘉谟、王在晋几人骂的狗血喷头。

有的则是围住了几人的府邸,向他们府门泼粪、扔菜叶、丢石头。

一时间,因为这帮读书人,京城的治安,也出现了混乱。

读书人串联起来,扬言罢考,邀请所有人一同拒绝参加此次科举。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依照这种计分制度,考也考不上,还不如不考呢。

朝中的百官见状,也瞅准时机,开始上奏。

一时间,各种题本,如雪花一般,飘入了乾清宫。

这些题本倒也挺有意思,大部分都只是单纯的向朱由校上奏了京城混乱的情况以及那些读书人罢考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至于混乱的原因,和那些读书人将方从哲等人打为奸佞一事,却是只字不提。

百官心思倒也不难猜测,那就是——这个制度是不错的,但是不适合。

表面上看,百官是将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朱由校和内阁,但却是将他们放在了火架上。

如今,朱由校和内阁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向那些读书人妥协,并恢复旧有的科举制度,选择息事宁人。

第二,就是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要么是任由那些读书人继续把事情闹大,要么就是派兵对闹事的读书人进行镇压。

一旦朱由校和内阁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无论怎么做,都将造成很大程度的动乱。

不仅会使这次科举失败,也会对天子和内阁的威信,造成严重的打击,使天下的读书人,都对朝廷离心离德。

这种后果,任何人都承担不起,包括皇帝。

乾清宫,暖阁。

朱由校脸色阴沉的坐在案牍后方,手指不断的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

方从哲、周嘉谟几人,也是脸色难看的坐在朱由校的对面,沉默不语。

他们也想过,这个制度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引起他们的闹事。

但没想到,那帮读书人竟然会选择罢考。

要知道,读书人罢考,其性质已经非常严重了。

天子加恩科,如果到时候真的无人去应考,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自从科举制度开始推行以来,虽然也出过不少事件,但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比如当年朱元璋第一次开科举的时候,就曾经闹出过南北之分。

因为当年元廷对北方祸害的厉害,导致北方读书人的整体素质远不如南方的读书人,中举的读书人几乎全都是来自南方。

这就引起了北方读书人极大的不满,朱元璋无奈,只得下令重考,并区分了南北考题的难度。

即便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南北区分,比起读书人罢考来说,却又显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罢考之事一出,定然会载入史册,到时候朱由校和内阁的这几位,真的会被人议论一辈子了。

想到这些,方从哲、周嘉谟几人的心中也不由有些退缩了。

方从哲随即说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

“放消息出去,此次文章题目,将会从王阳明的《传习录》中选取。”

听到朱由校的话,方从哲也将说到一半的话,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诸天气运系统,每个世界抽取一个金手指,每个世界都拥有不一样的金手指。第一个世界。第二个世界。第三个世界。第四个世界,周生辰有了签到系统。
一洗碧空
宁做逍遥王,不愿为帝皇
宁做逍遥王,不愿为帝皇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变得越来越朴素迷离,究竟是谁在操控这一切。有一只神秘的大手仿佛阻挠着姬天。“你究竟是谁?”……大燕内有权臣当道,外有各国虎视眈眈。诸王并立,是否在现百年前的诸王之乱。生在皇室身不由己,他日若颠覆这天下,不愿在为帝王家。
雪萧然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一觉醒来,林逸就发现自己身处在了异世界。这是一个与前世高度相似的世界,有着同样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底蕴。同样的也有一样的血泪史。林逸身为大夏帝国皇帝的亲外甥,从一出生就顶着亲王的头衔。但是林逸看着洋人在大夏耀武扬威,血气方刚的他,决心不再忍受。“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我泱泱华夏,传承数千年,又岂是尔等鼠辈可以觊觎的?”
鸡蛋加辣椒
穿越后,我带人打残了吐蕃
穿越后,我带人打残了吐蕃
国防大学生刘易刚毕业参加一项边境任务,发生意外。穿越到大唐贞观十二年。恰逢吐蕃禄东赞前来求亲,想迎娶大唐的文成公主。他不仅带来了5000金聘礼,也带来了三个难题。主角刘易没有系统,没有光环,凭借1000多年的时间差,轻松化解了吐蕃三个难题,不仅成功的保住文成公主的外嫁,还赢走了禄东赞的5000金聘礼。接下来吐唐大战一触即发,主角毅然投入到抗吐大战中。。。。。。让本就炫灿无比的唐史更加灿烂。
丁点火星
三国:开局成了大耳贼邻居
三国:开局成了大耳贼邻居
+++当刘璟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越到动荡的东汉末年!更巧的是刘备刘大耳竟然是自己的邻居!此时刘备还没有自称皇叔,张飞还在杀猪,关羽还在卖枣!甚至连张角都没有大声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还好还好一切都不晚,刘璟心中大定!大耳贼,对不起了,从现在开始,我才是真正的大汉皇叔!招武将,揽谋士!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典韦,诸葛亮,庞统,周瑜,贾诩,大乔,小乔......额滴
霜满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