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木匠天子

第119章 八百里急报

大凌河堡,位于锦州东北处的大凌河南畔,是锦州通往辽东诸镇的必经之路。

如果丢失了这里,那么锦州的守军,将会彻底陷入被动之中,丧失了进攻的可能。

所以,对于李诚来说,大凌河堡,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泰昌元年,十二月二日。

此时已是数九寒天,这边的气候,已是极为寒冷,呼啸的北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

聚集在大凌河堡城南的四千私兵,挤在一些破烂的帐篷当中,瑟瑟发抖。

好在熊廷弼还算仁慈,让他们临行前带上了一些棉衣与干粮,这才不至于冻死、饿死。

即便这样,那些士兵也是异常煎熬,许多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这一日午时,李诚派遣的三千先锋,先一步来到了大凌河堡。

看着城外的那些私兵凄惨模样,先锋将领也终于确信,大凌河堡的人,确实已经投靠了熊廷弼。

不然,同为辽东将官,那些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同僚的手下冻死在城外。

那先锋参将,一边命人安置那些私兵的同时,一边派人前去给后方的李诚传信,告知了大凌河堡的情况。

这支先锋队伍抵达这里不久,斥候也将情况报告给了熊廷弼。

听得斥候回报之后,熊廷弼看向手下的将领,凝声道:“李诚的先锋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么他的中军最多再有两日,便会抵达!”

贺世贤起身道:“经略,那咱们是不是也该行动了?最好在他来时的路上,进行伏击!或者在大凌河堡附近进行埋伏?”

熊廷弼摇了摇头:“大凌河堡附近乃是一片平原,我军根本无法藏身,若是被敌人发现,定会惊退他们。

一旦他们退守锦州,我军若想消灭他们,不仅耗日时久,而且还会损失巨大,万一建奴趁此来袭,辽东难保!

唯有等他们攻城疲累之际,再行出兵方为上策。”

如今好不容易才将李诚的两万士兵引出锦州,熊廷弼说什么也不会放他们回去的。

“经略说的是!!”

屋内众将也一同点了点头,锦州城乃是辽东重镇,李诚若是率领他的三万士兵一心死守,即便是二十万大军,也难以拿下。

况且,辽东此时,也拿不出二十万大军。

“对了,文诏那边情况如何?”

说着,熊廷弼又问起了曹文诏的情况。

贺世贤回道:“据报,文诏率领队伍已经进驻松山,切断了锦州到山海关的通道。”

“很好!”

熊廷弼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身旁的一名亲卫,“立刻派遣信使,前往山海关通知王公公,让他向朝廷发出八百里急报。

就说李诚与辽东诸将,不满朝廷关押李如祯,已经举兵反叛,辽东经略熊廷弼,当机立断,与叛军对峙,不日将会平定叛乱!”

如今李诚等人,已经被他熊廷弼成功逼反,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且此时天寒地冻,建奴无法袭扰,正是一举铲除辽东将门的大好时机。

因此,熊廷弼也终于可以放心的将情况,上报天子与朝廷了。

“是!”

那亲卫朗声应是,旋即大踏步的退了出去。

三日后,李诚率领的两万大军,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赶到了大凌河堡城南。

看着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士兵,以及诸多的檑木滚石,李诚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虽然大凌河堡的城墙并不如何雄壮,但是此时天气寒冷,再加上将士们跋涉辛苦,毫无战心,根本就无法攻城。

李诚无奈,只得下令于城南安营,并派人前往锦州,催问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薛飞意外的穿越到了明朝,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锦衣卫小旗的身上,薛飞决定了,做一个朝廷的走狗,当皇上的舔狗,皇上说一,薛飞坚决不说二,皇上:“你给孤找得美人呢?”薛飞:“老大,在我家后院呢!”皇上:“......”这是一个逗比马屁精的故事
薛樾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贞观三年。偷偷出宫的长乐,在万年县外见到一处别样的庄子。连年大旱、民不聊生的灾荒年里,庄子竟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番茄、柠檬、西瓜、望远镜,各种新奇玩意,一下将她的心神吸引。同时,从林凡那里得到新式水车和灌溉系统,带回献给父皇李二。自此解决了天下大旱。久居深宫的长乐,竟然再也不想回去,赖在了林凡庄上。“你不准再赶我,我摊牌了。其实我是大唐长公主!”“你得娶我,否则我就告诉父皇你对我图谋不轨!”听完,
孤独猎人
夜墓知多少
夜墓知多少
听着火车里广播的声音自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年轻人发出了一声叹息,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短短的板寸,一身运动装,身材修长而健美,漏在外面的两条胳膊格外的粗壮,棱角分明的脸上写满了回忆。
地球2061
红楼之山海志
红楼之山海志
发生在红楼世界里的纵横山海,开创新纪元的故事。新书出炉:承唐启明
曾鄫
万历小捕快
万历小捕快
民不聊生强敌环伺,偏偏皇帝陛下又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且看顺天府的小捕快如何除奸佞、护山河、还民以天平......
老山赶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