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张穆开始讲述自己在松州城待的六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他初到松州的时候,松州城的情况非常的差,那一年刚刚经历旱灾,百姓几乎没有饭吃。
而他作为松州城刺史,不能眼看着百姓受苦而无动于衷,这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没有朝廷的支持,他只能自己想办法,靠着抢夺外族和土匪,他才成功的让百姓度过那一年。
而后,他也不可能一直靠抢夺让百姓生活,当然得发展农业。
经过不断的尝试,寻找,他终于找出了一些高产粮食,并且也找到了这些粮食最合适的种植方法。
然后,他在松州城辖下开始推广这些粮食作物,成功的让松州城百姓摆脱了吃不饱的情况。
到后来,松州城的百姓,不仅能够吃饱,家中还有余粮,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要不是每年还得抵御外敌,松州城的百姓生活将会更好。
在他离开松州城之前,周围的州县已经沦落到了不得不向他借粮让百姓渡日的程度。
他不忍百姓挨饿受冻,也曾去周围的州县帮助过他们。
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帮助只是治标不治本,他们救的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
既然自己手中有高产粮食,何不将粮食种子提供一些给他们,并且将种植方法也交给当地百姓?
如此一来,百姓地里的产出增加了,就不会再吃不饱,若有余粮还能够卖出一些,给家里增添收入。
他本以为自己主动提出提供种子以及种植方法,周围的州县都会很乐意接受,并且带领百姓按照他的种植方法种植。
然而结果并不是这样,他提供的更加科学,并且经过无数次实验出来的种植方法,对方根本就不接受。
而不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种植,他提供的高产粮食种子,也就达不到增产的效果,同以前的种子产量毫无区别。
“陛下,农业乃是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若是吃不饱,百姓的生活如何能够提高?”
“而微臣的种植方法并不是信口开河,微臣在松州城的时候,亲自下田,紧跟每一步,从播种到收获,全部都亲自参与。”
“粮食的产量不是不可以提升,而是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种植方法才可以提高产量。”
“同时,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的都用相同的方法去种植,那样种植出来的结果,产量会很低下。”
“而作为地方官员,微臣认为,在种植方法过程中,必须采纳更好的种植方法,可惜松州周围的州县官员都不采纳。”
“他们提及,目前的种植方法是朝廷统一安排,若是私自更改种植方法,恐怕朝廷不允许,陛下不允许…”
这些都是张穆的亲身经历,官员们对于种植方法根本就不考虑因地制宜,只是一味的按照朝廷的安排去做,如此如何能够提高产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