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

第240章 世子的人选

刘琦听到刘协敕封的话,没有任何迟疑,站出来行礼道:“臣刘琦领旨。”

刘协看着意气风发的刘琦,看着满朝喜色的百官,忽然就颓然坐下,精气神都仿佛被抽干了,眼神落寞,再也提不起力量,很随意的摆手道:“退朝!”

他撑着站起身,踉跄离开。

刘协离开,大殿中顿时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朝中的文武官员纷纷来道贺,恭喜刘琦成为摄政王。刘琦一一回应,不卑不亢,既没有因为成了摄政王就骄狂,也没有瞧不起谁。

刘琦清楚今天的朝会,是他正式踏出取代刘协的一步,刘协已经退居二线。

几乎是替身皇帝。

摄政王和大将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当满朝官员都拥戴刘琦成了摄政王,意味着忠于刘协的人没了,刘琦朝皇帝的方向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刘琦交谈了一番后,主动说道:“诸公,现在的大汉朝四分五裂,叛贼无数。虽然有危机,但是在我看来,也蕴藏着更多的机遇。”

“只要重整山河,大汉的旗帜就能重新飘扬在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过程,只要文官不贪财武将敢拼命,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稳步的达到我们的目标。大汉重塑的过程,也是诸公重塑的过程,必然立下丰功伟业。”

“昔日光武再造大汉,有云台二十八功臣,各个封侯,名垂青史。”

“今人更胜古人,我相信在座的诸公也能。”

刘琦直接画饼,言语也有些露骨。可是在某些程度上,提出了目标,描绘了蓝图,才让这些人知道跟随刘琦能封妻荫子,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荀爽捋着胡须,笑吟吟道:“摄政王睿智通达,一定能重整山河。”

杨彪接过话,说道:“摄政王深谋远虑,必然能扫荡乱臣。犬子杨修,虽然没什么能力,却也勤勉,可否让他跟着摄政王历练一番?”

刘琦笑道:“杨公太谦虚了,杨修年少聪颖,孤早有耳闻。如果他愿意来王府做事,孤求之不得。”

杨彪老脸上露出笑容,拱手道:“能追随摄政王,是犬子的福气。”

他心中松了口气,颇为振奋。

杨彪所在的弘农杨家,也是累世三公,名望很大,丝毫不比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差。可以说,两家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至少在杨彪这一辈,杨家丝毫不弱袁家。

可惜,杨彪子嗣不旺盛。

杨彪三十三岁的时候,才有儿子杨修,就杨修这么一个儿子。

在杨修出世时,袁绍已经二十多岁,同期的曹操也二十来岁,早就是风华正茂。黄巾之乱的时候,袁绍和曹操都开始崭露头角。等到董卓祸乱洛阳,袁绍和曹操已经大放异彩。

可惜,杨修却还在读书。

今年的杨修,才十六七岁,没有足够的机会。就算杨家名望大,可是没了时代的机遇,杨修只能按部就班出仕。

恰是如此,杨彪对杨修的要求,就跟上刘琦的步伐建功立业,未来延续杨家的名声。

杨彪达到目的后,黄琬和士孙瑞这些老臣顿时明悟,纷纷希望让各自的子嗣进入刘琦的王府。刘琦来者不拒,把这些人收下。

统战是很必要的一步棋。

刘琦如果清高自傲,瞧不起这些老人,把这些老臣的子嗣排斥在外,等于拒绝了这些人的影响力。人家才拥护你当摄政王,转眼你就翻脸不认人,谁愿意和你一起搞呢?

关键是老臣的家族子弟都不差,刘琦可以从里面挑选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