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鸿琰及冠之后的第四年,边疆突然间发生了叛乱,作为刚刚才结束战争急需要休养生息的庆念王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其实在魏鸿琰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死了之后,整个国家都有点儿些许的动荡,毕竟是幼帝即位,甚至还有皇后的母家专政,这不就是妥妥的外戚。
瞬间就让所有人都想到了上一个朝代是因为外戚专权才导致王权覆灭的,于是在这个前车之鉴的影响之下,一时间整个朝廷被彻底的分割成了三个阵营。
首先第一个阵营就是以镇国将军为首的阵营,只不过镇国将军确实没有什么造反的意图,至少是真的对那个皇位并不是很在意。
毕竟如果镇国将军真的想要拥兵自重,然后夺取这个皇位的话,在太上皇登基之前,他有无数的机会去做这件事情。
镇国将军之所以会成为镇国将军,就是因为在很多次的战争当中救了太上皇很多次,如果他真的有什么造反之心的话,那么他一定有无数种方法让太上皇成为不了开国皇帝。
更何况,镇国将军在幼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就已经执掌大权了,那个时候随便的找一个好的理由直接谋朝篡位可不是更好?
再者说,幼帝还那么小,反正也没有什么亲人了,直接的将魏鸿琰给弄死,然后随便的找个理由登基不就好了。
只要是镇国将军想,那能够实现的方式还肯定是很多,而且一个还比一个简单,还用得着是那样的麻烦,一直到幼帝长大成人了,然后还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给魏鸿琰。
在苏颜卿看来,如果镇国将军想要去谋反,反而做了这些行为的恶化,那么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镇国将军多少有点毛病在身上。
而朝堂上第二个阵营也就是站在镇国将军的对面,这些人主要都是由朝廷上的文官所组成的,每天不是想要参镇国将军一本,就是在参他一本的路上。
就算是镇国将军在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给魏鸿琰之后,那些文官依旧是没有减少去在皇帝的面前说镇国将军的坏话。
苏颜卿是看出来了,其实这件事情双方都已经是习惯了,就像是你父母或者是关系十分亲近的朋友主动的每天说你两句,然后你顺势一起再去说两句。
如果说突然间有一天,对方十分的安静,什么都没有干,那么你第一时间一定在心中会十分的不得劲儿,然后就一定想方设法的问对方今天为什么这么的异常。
作为本个小世界女主的谢宜君就是这群文官的头头儿也就是丞相的嫡女,之所以谢宜君被送到皇宫中去选秀女,多少是有点想要平衡一下后宫和前朝的势力。
而在朝堂之中的最后一方阵营就有点鱼龙混杂了,这其中有文官,也有武官,只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最显着的特点。
那就是既不想要得罪丞相那一方,也不想要去得罪镇国将军那一方,正所谓来自于老祖宗的道理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中立。
但是这些人也总是在夹缝当中生存,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不注意,火就烧到了自己的身上,尤其是还有很多时候,两个阵营一起将自己的‘枪口’指向了这些中立的人。
在这个中立阵营当中的代表则是魏鸿琰的两个兄弟,魏鸿源和魏鸿宸两个人,前者是魏鸿琰的哥哥,后者是魏鸿琰的弟弟。
没错,魏鸿琰并不是所谓的长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了几个月的哥哥,这其中又是另一个比较狗血的故事,魏鸿琰和魏鸿宸两个人是同父同母,但是和魏鸿源却是同父异母。
而狗血才刚刚开始,魏鸿源的亲生母亲和魏鸿琰的亲生母亲两个人是亲生姊妹的关系,魏鸿琰的母亲才是那个姐姐。
这又是一个所谓的男人酒后失身的故事,据说是当初魏鸿琰的母亲怀孕之前,一次酒后,魏鸿琰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误入了营帐。
那个时候还正处在打仗的时候,作为家属也要跟着大军一起行进的,以防出现什么特殊的情况。
毕竟在现在这个乱世当中,谁都说不好明天和意外到底是哪个先到来,虽然跟着大部队的生活很艰辛,但是好歹是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的概率更高一些。
而那个时候,魏鸿琰的母亲和她的妹妹也一起跟着,恰巧又在此时,整个队伍正好打了一场胜仗,距离目标京城也是越来越近了。
于是,主帅罕见的允许众人稍微的‘小酌几杯酒’,也算是释放一下将士们心中的压抑,稍微短暂的遗忘一下残酷的现实。
这一次,基本上很多人都喝的有点醉,除了一些妇孺还有需要守夜的士兵之外,都喝的有点晕头转向的。
在酒精的催化之下,所有人都短暂的忘却了自己身处在战场上,仿佛还是在自己那个平静又安宁的小家。
只不过意外就是这样发生的,太上皇走错了营帐,走到了魏鸿源母亲的那个营帐,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
事后的两个人都没有选择将这件事情给捅破,心照不宣的就假装无事发生,但是,到最后魏鸿源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件事情眼看着就瞒不下去了,作为一个典型的古代男性,太上皇的观念一直都是十分的传统,再加上现在时局不稳,一直都想要一个孩子为自己延续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