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倒是容易,直接在丰田村买就不少。张大叔家的牛已经没有多少奶了,陈琼英只得四处寻找有奶的牛。
常玉珂也建议在店铺里贴了告示,最后好不容易凑上了十头出奶的牛,可以开始开张了。
当然陈琼英现在只是收奶,不是买牛,倒是能省不少钱。
“对呀!这牛乳可是个大问题。”常玉珂自然明白生产的难度,和现代机械化生产不能比。
“舅舅,小蛋糕也卖不上价,到时候牛乳你就少放一些,有那味道就行。”
不是常玉珂偷工减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我知道了,舅舅会想办法的。”陈琼伟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做蛋糕也是这样的麻烦。
毕竟之前材料都是常玉珂给他准备好的,自己从来没操过心。
现在看到姐姐前前后后忙碌这么久,也花费许多,才知道自己这不是小打小闹。
和这付出的相比,自己识个字有什么难的呢?
做什么没有代价呢!如果这点代价都付不起,自己凭什么让姐姐帮自己!
有了这样的想法,陈琼伟觉得识字也不是那么难了。
因着陈琼英要让所有下人都可以识字,是以要求先生早一点开课,授课一个时辰,尽量不耽搁买卖。
毕竟早上做买卖的人少,让张账房和柴六先顶着,倒也不是大问题。
常玉珂却是建议,等到学习一段时间,可以让大家轮流值班,这样账房和柴六倒也可以解放。
最开始一个时辰属于大班教学,剩下的时间则只需要教授常玉珂一个人。
由于给的薪资丰富,陈琼英很快在刘公子的介绍下,请到了合适的人。
是刘公子以前的同窗,但是没有考取功名,教人基础知识,却是不差的。
高芳和刘琦是最先知道请先生的事儿,早就摩拳擦掌。
潘大壮和潘二牛知道了学习识字,也都自愿加入了进来。
特别是潘大壮,每日学习后,还回村里显摆显摆。
丰田村又掀起了一股学习风潮!学识字的,学手艺的,自然也有那老实种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