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就知道省钱了,可真是孝顺。这马上就到镇上了,也没多少人,你俩又是小孩,给我三个铜板,我把你三个人都捎上,就当日行一善了。”
一听这话,陈琼英马上应了下来。
把两个小孩抱到了车上,陈琼英自己也坐了上去,利索地掏了三个铜板给车夫。
虽然陈琼英节省,但还是不希望两个小孩子受累。
三个铜板平时也就一个大人的车费,既然车夫肯主动捎上她们,那是再没有理由那么抠搜。
况且今天还能去卖掉帕子,换得些银钱。
感激车夫,常玉珂觉得自己应该卖萌说说好话。
“大叔,你真是大好人,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的。”
一听这话,车夫一拍大腿乐了。
“哎哟,这小姑娘真会说话。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珂珂,就是马头上那个珂。”常玉珂信心满满。
“我说的一定准,以后说不定你就赶上马了呢!”
这话一出,车上有人发出了啧啧的声音。
这个时代,虽然牛已经算比较贵的牲畜,但是农村总会有那么三五辆,人们也能经常见。
但是马却是更贵,却不仅仅是价格贵。
马不像牛是农耕上的一把好手,也不像驴和骡子那样好养活又耐力和负重力强,因此马在村里是比较少见的。
听了这话,大汉笑着说。
“可以呀,小丫头还知道不少。今天我俩有缘,你以后就叫我张大叔吧。”
“好呀,张大叔,以后我们坐你的车,你可得打折。”
“行呀,只要你来。”张大叔笑。
陈琼英用手拢了拢常玉珂,然后歉意地笑了。
“张大哥,小孩子不懂事,让你见笑了。”
……
一路上很顺利。
虽不太习惯古代道路的颠簸,常玉珂还是高兴于不用走路。
因此不必抱怨,毕竟知足者常乐。
也就一刻钟多一点,就听到车夫张大叔叫到。
“到了。各位下车都小心一点。如果有人回村还要搭我牛车,还来这个位置和我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