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边境告急。
晋国以三十万军力偷袭北地关口,连下五城,战王燕南枫紧急从西地关口拔营,率领前锋奔袭三百里,在玉门与敌方交战,大杀敌方气焰。
奈何,陈国镇北关又有楚虞两国虎视眈眈,兵力有限,战事陷入了胶着。
谁料,楚国果断出击,虞国紧随其后,两国同时向陈国北境进攻,企图与晋国达成联盟,一起攻打陈国。
这么多年来,晏家军的精锐为何被牢牢困守在京都、近郊一带,多方势力心知肚明,不过是帝王为了制衡,担心晏家军坐大,危及皇权。
这也是镇北王晏恒自王妃故去,多年来一直‘抱病在家休养’的根本缘由。
而此次三国攻陈的危局将解开扼住这只铁骑咽喉的枷锁,令其再次横扫战场,重铸辉煌。
可是朝中所有人都清楚,晏家军早已今非昔比,晏王晏恒纵使曾经战功卓越,尊荣加身,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却沉甸甸地坠在每个人的心底,令人寝食难安。
这一日早朝,陈帝第一次哪怕身体微恙,也要拖着病体召开朝会。
“如今楚虞晋三国沆瀣一气,齐攻我陈国,边关告急,诸位大臣有何高见?”陈帝纵然心慌,面上也未曾显露一分。
姚震暗使眼色,太常寺少卿出列道:“依微臣所见,我陈国虽强,然此次楚虞晋三国攻陈,声势浩大,还是以和为贵方为上策。”
内阁大学士赵阁老、布政使司布政使孟大人等数十位官员出列,言辞一致道:“臣附议。”
陈帝沉默。
“末将反对!”京都武将总兵徐宁出列,坚决反对:“此次三国攻陈,声势浩大,若以议和计,敌方势必会狮子大开口,代价恐非我陈国所能承受!我等食君之禄,若无法为君分忧,又有何资格以武将之名立足于朝堂之上!末将主战!”
“微臣以为,徐总兵所言非假。”晏子冉出列,复议道:“楚虞晋三国狼子野心,所图甚大。若是以利许之,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
“长此以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敌兵又至矣。”
“是以微臣主战!”
“爱卿所言甚合朕意!”陈帝闻言抚掌大笑:“诸位肱股之臣谁愿领兵,与战王一起并肩作战?”
太常寺少卿出列,还想要再争辩一二,却被姚震的眼色重新压了回去。
事情已成定局,帝王想战,他们这些臣子也只能陪跑。
只是这大都督的人选必须得是我姚震的人。
接到上级最新下达的暗示,太常寺少卿出列:“副都统尤大人功勋卓着,堪当大都督重任!与战王燕南枫一道执掌大军,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姚震一行爪牙立马附议:“臣以为此言甚是。”
帝王骤然沉默,原本露出的些许喜色瞬间隐没,他只是目光昏沉地盯着朝堂上如应声布偶一般的臣子,一言未发。
晏子冉果断出击:“微臣以为战场变化莫测,战机稍纵即逝,为大局计,应以战王燕南枫为大都督为宜!”
想到前一夜里与镇北王晏恒的密谈。
一片昏暗的混沌中,唯余烛光悄然氤氲。
年逾六十的高龄老者晏王晏恒道:“只要你此次以晏王府世子的名义出征,成功击退楚虞晋三国的近攻,完成你之前应许我的第二件事——重振镇北王府声名,”矍铄的目光牢牢锁住晏子冉,抛出了他最想要的筹码:“我就会将归家钥匙的所在如实告知。”
回忆告罄。
想要回家,晏子冉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想到此,他不禁坚定道:“武德将军晏子冉自请率军出战!还望陛下应允!”
姚震刚想出列反对,帝王便一锤定音道:“准奏!拟旨,封镇北王世子——武德将军晏子冉任赞军校慰,统帅晏家军,协三军统帅大都督战王燕南枫一道克敌。特赐尚方宝剑,凡不听号令者,可先斩后奏!”
心知爱臣姚震心中的不忿,帝王补充道:“任命副都统尤简为副都督,佐领三军!”
姚震听闻此言,不禁喜笑颜开,奉承道:“陛下圣明!”
一切尘埃落定。
那日正午,阳光明亮。
吴茂行甚至来不及与至交道一声告别珍重,晏子冉便已然整装待发。
他能做的,只是在城门角楼上,目送挚友一路西行,并由衷地期盼他,平安顺利,凯旋而归。
晏子冉率队先行,三十万大军紧随其后,浩浩荡荡,逶迤磅礴。
根据前线来报,半个月来,大都督燕南枫亲率先锋,与敌国在金城以北交战,将敌军生生阻截在镶江流域。
镶江地处西南与北地交汇之所,四季如春,江中鱼儿肥美,江上游船如织。
而在战时,奔腾浩荡的江水,无疑是金城天然的屏障,能够抵御北境来犯的一众强敌。
但近七日来,战况却不容乐观。
随着楚、虞两国部队的逼近,战王燕南枫已然陷入鏖战。
当晏子冉率领先锋飞速驰抵金城时,根据金城太守的奏报,燕南枫为了护送断后的两千人马一道回城,陷入了楚国大将郑谷的包围中,至今为止已过去一夜。
晏子冉闻讯亲自点兵,率领陆辛一行快马出城,奔向镶江河畔。
待渐渐逼近时,晏子冉一行只听闻一片杀伐声,震耳欲聋。
这是血与火熊熊燃烧的战场,是她久别重逢的最熟悉的所在。
那些曾经沉睡多时的记忆,将晏子冉心中滚烫的热血再次点燃。
伴着一声声“杀!”的声音,晏子冉一行冲向了声势浩大的敌军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