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517章 方以智

崇祯一翻身从暖榻上坐了起来。

他眼睛里放着光问:“大炮现在何处?”

“就在工部衙门里面!”

“摆驾工部!”崇祯急的自己穿衣服。

王承恩一边吩咐外面的太监准备銮驾,一边快步走上前给崇祯更衣。

工部衙门距离皇城很近崇祯直接舍弃了轿子,踩着积雪往外走。

李宪忠如临大敌的冲在最前面警戒。

到达工部衙门时,工部尚书范景文和一众官员正在门外恭候。

礼毕之后,崇祯在范景文的引导下来到工部衙门后院。

只见院子里支着一个巨大的军帐,军帐外面站着十几个人。

为首的焦勖对着崇祯施礼:“臣焦勖参见陛下。”

“免礼了,火炮呢?”崇祯问。

“就在里面,请陛下移步!”焦勖掀开军帐门帘,一行人走了进去。

刚走进军帐,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

只见军帐中间放着一尊中型火炮。

火炮长约四尺五,直径大约有一寸半,漆黑的炮口散发出冷森森的寒意。

范景文来到最面前开始介绍:“陛下,铁模铸炮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最难的地方便是铁质模具和铁水接触后会粘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导致火炮变成了大号铁棍,失去了使用价值。”

“工部匠人耗时一年半,耗银三万余两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范景文一边给衙门邀功,一边告诉崇祯三万两银子是怎么没得。

毕竟三万两银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大数目!

“好,甚好!”崇祯点头称赞:“这个月工部绩效银全额发放!”

工部官员和匠人们纷纷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些笑容都发自内心。

原因很简单,他们得到皇帝认可的同时还实现了自我价值。

“解决铁质模具和铁水粘连的办法一定要保密。”崇祯嘱咐起来。

铁模铸炮的战略意义太大了!

如果之前每年只能造一千门火炮,换成铁模后同样的匠人每年造炮的数量能翻上几倍。

数量增加的同时,成本却能下降。

对明军来说,火炮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陛下放心,知道这个办法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焦勖,另一个是方以智。”范景文左手支着焦勖,右手指向崇祯身后一名中年人。

此人身穿蓝色官袍,面目消瘦体型适中,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臣翰林院检讨方以智参见陛下!”方以智对着崇祯拱手施礼。

崇祯愣了一小下。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物理二字就是出自其百科全书式学术着作《物理小识》。

方以智除了在物理学、医学、哲学和地理学上的贡献外,还在天文学上有惊人之举。

因为他在当时提出了金星和水星绕太阳运行的正确猜测。

崇祯盯着方以智的脸暗暗点头:这位大明朝的科学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方以智。”崇祯一脸平静地喊着他的名字。

“臣在!”方以智再次抱拳拱手。

“朕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请陛下赐教!”

崇祯指着军帐外飘落的雪花问道:“你说天上为何会下雪?雪又为何会往下落,而不是往上...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