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忽悠网友的这种人吗?
不是。
顶多喜欢和大家玩玩文字游戏而已。
想到这儿,许行舟再一次发出感慨。
网友们对他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
不过,既然季白都艾特了,看在千字长评的面子上,许行舟想了想言简意赅的给了个回复。
“不是。”
不是什么?
不是随便起的名字?
还是不是在随便忽悠他们?
季白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该欣喜于长安的回复,还是还仔细思考一下不是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友倒是反应的快多了,热热闹闹的在评论区开始讨论了。
“不是随便起的名,也就是说是存在兰亭临帖这个的,所以有大佬吗?”
“泻药,不是大佬,文学专业,没听说过。对了补充一下回答,刚问了我研究生大牛导师,至于有多牛,可以放飞一下想想,他也说没什么印象。”
“这玩意儿有吗?”
“反正换了各种方式都没有搜索到什么。”
“虽然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当然怎么搜也是不可能搜出来的啦!我还是相信长安老师的……人品的(脸色扭曲)”
“楼上的兄弟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什么的。”
“……我觉得你们可以关注一下华夏的账号(心情复杂)”
“或者去游戏论坛看看也行吧(没看懂但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哈?”
“我去康康……”
“我也去,你们等着我待会儿回来给你们直播!!!”
……
片刻后。
看着一个接一个没的评论区众人有些迷惘。
闹呢。
在评论区等回复的网友很想问一句。
你们不是说只是去看看嘛。
怎么看着看着人一个一个的都没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还有人等着你们的回复呢。
但半天了,都还没有人回来转播。
懒得出去看的网友不得不自己出来看。
什么嘛?
网友王越挠了挠自己乱糟糟的头,嘀咕了一声。
有什么好看的啊!
我就不信了。
可当他点开华夏最新发布的飞博时,看着最新整理的篇目有些懵了。
这……这么多?
他虽然不玩游戏,但当初《桃花源记》上了热搜他还是知道的。
谁让他也是个受害者呢?
自从桃花源记甚至将进酒等在语文卷子的课外阅读上出现过后,他觉得华夏约摸和他们这群学生有仇。
可能还是深仇大恨的那种。
王越既想关注又不太想关注华夏,生怕哪天又来个炸弹。
最后他还是没有关注,只是时不时颤颤巍巍的搜索华夏看看。
然后再心惊胆战的掰着手指算算华夏账号上到底有多少够资格上卷子上。
结果王越越算越心凉,手指都不够用了。
按他不识货的眼光来看,这些看下来和书上所学的没什么差别。
甚至有的读下来还更有韵味。
今天刚听到长安兰亭序这首歌时,看小伙伴的讨论王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不会是华夏的吧……?
果不其然,没多久华夏这边就出了最新一期的整理。
其实许行舟也没预料到这么巧。
但是王越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长安老师绝对是故意的。
不过嘛,王越算了算毕业时间,叉腰大笑。
快了快了,最后一年了。
管他是华夏还是什么长安,再怎么也摧残不到他了。
他不信华夏波及的范围还能到大学生身上。
意识到这点后,王越甚至还久违的关注了华夏。
噢耶。
也算是逃脱了大魔王的魔爪,应当庆祝一下下。
关注完以后,王越才慢条斯理的……先点开了评论区。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先避避雷嘛!
万一被伤到了呢。
这种事儿也不是第一次了。
王越翻评论翻得超熟练。
而华夏的评论区热评第一赫然是——
“快看第五排的倒数第二个!”
王越挠头,这才数着找到了热评第一所指的地方。
看到点进去跳转的链接是东晋兰亭集序时——
王越的心里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些想笑。
果然,他猜对了。
他正想点开看看具体内容时,目光下移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哈?”
王越下意识的惊异出声。
他知道华夏整理游戏中出现的诗文时有一个怪癖。
他喜欢把诗词和游戏中的人物对应整理出来。
这倒是也没什么毛病。
可是,当王越瞅到了后面跟着的那个东晋陶渊明时,作为被试卷摧残过的大脑下意识的开始分析。
东晋?
这和正文第一句晋太元中好像对应上了。
所以……难不成游戏中还真有这个朝代?
还对应上了。
等等。
王越晃了晃脑袋,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桃花源记早早的就出现了。
如果他没想错的话,华夏早早的就想好一切了?
就连兰亭序也一样。
两人提前商量好,或者干脆就是长安配合游戏的时间来发布这首曲子?
好像也就这个解释了。
王越理顺了思绪以后,对所谓的兰亭集序更好奇了好吗?
上一次劳动长安出手,啊不是请动顾神出手的还是将进酒。
但是吧,没有长安顾神从哪知道的这首诗。
而且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人有一丁点儿关于李白的消息。
很多人已经隐隐约约的有了猜测,但是不敢说出来,顶多在匿名的地方疯狂讨论。
李白怕不是华夏系列游戏中的人物吧。
推出来就是为了日后给华夏游戏吸引热度的。
之前王越觉得有点相信这个说法。
毕竟在如今的时代,怎么会连一个人的丁点儿消息都没有。
后来他看了看李白一样神秘的华夏,机智的闭嘴了。
华夏不也没人能挖出来一点儿消息吗?
再怎么说,劳动长安出手的怕不是什么无名的小东西罢了。
王越兴致勃勃的点开了兰亭集序。
然后被文言文糊了一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
确认过,是他一句也看不懂的。
王越有些懵逼的挠头,和兰亭集序比起来,桃花源记都变得可爱了许多。
好歹只有一个年代不太明白。
这次可倒好,永和是哪个时期,会稽山又是哪?
王越勉勉强强的理解了第一句话的意思。
好像是一群人暮春约着去兰亭聚会了。
专有地名看的王越脑壳痛,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语文一百三十分的成绩是不是老师闭着眼睛给的。
ps
剩下的明天会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