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汉:趁赵云年轻,把他收为心腹

第255章 郭图出手了

“我已经不抱希望了,明天进行吧。”

袁绍挥了挥手,他已经很疲惫了。

“喏……”

郭图欣喜的回答。

……

第二天。

日常的攻击战照常进行。

经过半个月的攻守战,平原城外已经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护城河由当初的清水变成血水,吊桥被打烂,城外到处都是尸体,恶臭难闻蚊蝇乱飞,野狗和乌鸦时不时会出没。

城墙已经被火、箭矢、弩箭、投石机的攻击弄得千疮百孔。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民夫和工匠对打烂的城墙进行修补,后来冀州兵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派出弓箭手专门射杀这些人。

在死了一些民夫和工匠之后,公孙续下令不再对破损的城墙进行修补。

他这种看重普通人和底层人性命的举措在无意中又帮他收割了一波民心。

事情传开之后,加上他的麾下将士纪律严明、公平买卖、不扰民……平原城的百姓像认可刘备那样认可了公孙续,从此之后一心一意的帮助他坚守城池抵御袁绍大军的进攻。

一番战斗之后,冀州兵丢下一地的尸体再次如潮水一般退走。

城头,公孙续、沮授、典韦、颜良、文则、田畴、齐周还有逢纪等人正在一处垛口后面观察战事情况。

逢纪虽然还没有松口,不过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强硬。

公孙续知道将其收服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这些天一直像带沮授一样把他带在身边。

至于田畴和齐周二人,他们依旧对刘虞这个原幽州牧忠心耿耿,没有丝毫松动之意。

可是公孙续依旧喜欢把他二人带到身边,进行着慢慢磨、水滴穿石式的收服举动。

眼见冀州兵退走,众人脸上很平淡,看不出大喜大悲的情况。

没办法,这种情况看得太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今天是第二次进攻了,袁绍方面攻击力量越来越弱,也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名堂”

说话的是沮授,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观察冀州兵的动静,从中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细节并且呈现给公孙续。

“他已经没了初到平原城的锋芒,这个时候是打又打不下来,撤的话又堕了四世三公名头,想必已经是进退两难,只能在城外苦苦支撑。”

接话的是颜良身边一将领。

“恭喜少主,贺喜少主,平原城守住了,又立了一大功。”

众将上前齐声恭喜。

田畴,齐周鄙夷的看了公孙续一眼:如果娥阿谀奉承也能打胜仗的话,大汉的江山社稷就不会搞成这个样子了。

逢纪没有作声,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秉承着少说话多看的原则。

公孙续挥了挥让众将打住,嘴里却开始盘算起来:“半个月,粗略统计袁绍大军已经损失将近两万精锐士兵,也就是说他从冀州带出来的五万人马已经只剩下三万之众。”

“大家不要看城外现在遍地都是营帐,我敢肯定当中有很多都是冀州兵从平原附近抓来的民壮在充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