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汉:趁赵云年轻,把他收为心腹

第226章 公孙续的宏伟蓝图

首先,自然是金、银、铜三级金属货币的打造。

金矿,公孙续已经暗中吩咐田楷在青州招远一带寻找那里的金矿。

铜矿,现在已经拿下辽东郡,那里很多地方都生产铜,像清原、天宝山……等地都有大量的铜矿存储。

银矿,自不必说,他脚下站的就是——丰宁银矿。

可以说,公孙续打造的金属货币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光有金银铜这些东西还不行,毕竟这三样不能当饭吃,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肚子能不能填饱。

鉴于这个原因,公孙续也开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屯田工作,在臧洪的指挥下辅兵部队已经和当地百姓联合在一起,行进大量的开荒、耕田种地工作,几个月之后谷物就可以进行大丰收了。

除了谷物,上谷郡的榷场大开,在程绪和甄尧二人的努力下,大量的牛羊马从鲜卑部落交换到幽州。

这些用草类都可以喂养大的牲畜,为幽州各地提供大量的储备肉。

当然,还有公孙续打造黄骅基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发展,那里的精盐已经可以量产,他正以肉眼可见速度垄断幽州和冀州两地的精盐生产,并且把触手伸向青州、兖州和并州等地。

接下来,就是进入草原,把精盐生意做到庞大的鲜卑部落当中处。

牛、羊、马、骆驼、盐、谷物之外,公孙续还准备进军丝绸绢布、铁器、瓷器……

只要再给他几年的黄金发展期,公孙续完全有信心把河北大地打造成一个强大的经济王国。

从而以河北为模版,对大汉其他的地方产生影响,彻底扭转东汉末年颓势。

这个,就是公孙续为幽州之地打造的宏伟蓝图。

“请少主放心,此事有我老宋头坐镇,定不会出差池。”

老宋头当着公孙续的面拍着胸脯保证,他哪里知道面前个少年的胸中藏着巨大的沟壑和惊天的计划。

而且还是关系着大汉天下重现辉煌的伟大蓝图。

“嗯……”公孙续点点头,他对老宋头很放心。

矿上有他的亲卫兵组成的护矿队,外面有张南和蒋奇的骑兵警戒,隔壁的渔阳郡还有邹丹的部队在驻扎,而且此地一直处于封锁状态,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面在搞什么。

再加上老宋头的忠心,公孙续对于丰宁银矿的事情很放心。

别的不用说,至少在两三年之内丰宁银矿是安全的。

“少主,我已经给你准备好干净的衣服,烧好了热水,不如先下去洗漱一番,早点休息一下。”

老宋头知道,自家少主把炼制白银的技术传给他,不久之后就要离开丰宁银矿了。

毕竟他是白马将军的嫡系长子,有偌大的家业要继承,不可能永远待在又脏又累的矿上。

因此他给公孙续准备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好吧……你要记住两点,我们的炼银之法是天下间最先进的技法,除了信得过的徒弟之外,绝对不外传,还有,一旦矿上有事立即派快马禀告给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