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想想,袁绍是四世三公出身在冀州站住脚,那是因为韩馥相让,他有背后的名望和根基在那里,刘虞是大汉皇室宗亲,宽厚待人,胡人和幽州之地的百姓服从于他。
你公孙赞有什么,除了有一支能打的军队摆在那里,还有什么?
那些自视甚高的士族、名门望族、各级门阀会彻底服你吗?
他们只能会见风使舵,趋利避害。
打不是最难的,守住往往才是最不容易的。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要先把民心收服,夺城夺地要慢慢来。
“这样吧,沮授先生和田楷都赞成徐徐图之,关靖和刘备则赞成与袁绍决战,不如折中一下,我们先跟袁绍狠狠的打一仗,胜则继续猛攻,败着徐徐图之,大家以为如何?”
公孙赞虽然是以商量的口气,实则已经下定决心——打,而且要狠狠地打。
关靖,刘备,四健将,严刚,鲜于辅,鲜于银,田楷等人纷纷表示鼎力支持。
颜良,文丑两员刚刚投靠过来的战将对于谋略没有沮授这样的深奥,二人见众人纷纷赞成自然加入到支持公孙赞的队伍中来。
赵云,张合等人见田楷支持,他代表的是少主,自然出声坚决拥护公孙赞的决定。
转眼间,一屋子的请战,公孙赞乐开了花。
当场就开始布置起来。
还是严刚带领白马义从为先锋部队,于一个时辰后出发直扑阜城后面的武邑。
鲜于银,鲜于辅率领本部人马为左翼大军,张合,赵云率领本部人马为右翼大军。
公孙赞,公孙续,田楷,沮授,颜良,文丑,刘关张,四健将坐镇中军。
关靖掌管后卫大军。
五军人马在阜城整理完毕之后就杀向武邑。
军令已下,众人纷纷离开回到各军去做准备,很快就只剩下公孙赞,公孙续和沮授三人。
公孙续没走是因为他有话要跟公孙赞说。
公孙赞没走是知道儿子有话要跟自己说。
沮授没走是因为刚刚公孙续给他使了眼神,自然就留了下来。
“父亲刚刚有些冲动了,应该按照咱们父子之前的策略来进行的。”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公孙续还是最先开口。
刚刚之所以打出眼色让田楷支持公孙赞和袁绍进行决战,那是因为他不想当众和公孙赞唱反调,让人觉得父子二人不和。
“天下已经大乱,给我们暗中发展的时间并不多,只要打败袁绍就可以迅速整顿冀州,再说现在有沮先生和续儿一左一右的辅佐,相信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邺城指日可下。”
公孙赞还是抑制不住内心战意。
毕竟阜城一战让他收获颇多,信心大增。
沮授有些惊奇,公孙赞和公孙续父子居然是如此对话。
公孙赞没有以长辈的身份压对方一头,公孙续也没有因为晚一辈而唯唯诺诺,两人都好像在跟对方说理一样,以道理来说服对方。
“这样吧,咱们分两头来行事,之前定的那些计策依旧会悄悄进行,能迅速打败袁绍最好,不能迅速打败他的话咱们也不亏。”
这是公孙赞最大的让步,再让的话他这个白马将军就该让人笑话了。
公孙续能说什么,用公孙家祖宗的名义都不能说动对方,只能退而求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