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第171章 进京赶考

没错,玉米不是亩产一千四五百斤么。徐经种植的玉米,亩产数百斤就值得高兴了?

对于这个时代,这确实是逆天的产量。古人土地贫瘠,没有化肥和农药。农作物的产量,都是极低的。

除了那些肥沃的土地之外,大多数土地都是比较贫瘠。贫瘠的土地上,适合播种的高粱粟子等等农作物,亩产只有一两百斤,这些还是好一点的土地。差一点的,只有几十斤。

所以古人一个人耕种十几甚至几十亩土地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产量依旧低下,甚至于温饱都难以解决。

徐经的玉米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亩产八百斤的样子。这八百斤,还是平均产量。

也就是说,在贫瘠的荒地上耕种玉米,产量也有四五百斤。这对于之前只能收割几十斤的百姓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至于红薯,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上千斤。更重要的,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口感都优于杂粮粟米。

而且,这些农作物耐旱耐寒还有抗病性好,以及产量高的特点。是以,徐经带来的这些农作物,在福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这让朱世杰非常的欣慰,最近徐经更是将这些他精心培育出来的农作物种子。经过驿站的官道,由驿卒星夜兼程的送到了京城。

在城北,朱世杰的土地上,业已进行实验耕种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王朝的百姓们,都会种植上这些逆天的作物来。

徐经的书信中,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去参加什么科举。他厌恶官场的那些尔虞我诈,那些曲意奉承。

直到这一刻,唐伯虎才明白了徐经的内心。同时,他也有一种深深地羡慕。徐经能够做到如此的洒脱,而自己却偏偏沉沦于世俗的名利。

没办法,出身的高度不同。徐经家是巨富,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家大业大,从小就是衣食无忧。

唐伯虎则不然,他的家庭情况一般。自幼就是神童的他,一定要证明自己。

很快,科举的日子便来临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生,云集京城。

考场戒备森严,为的就是防止营私舞弊。唐伯虎已经是错过了一次,所以这一次他是全力以赴。

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唐伯虎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些试题他曾经刷到过。所以写起来的时候,也是相当得心应手。

不过对于科举,你只会解题还不行。你的字体,还要足够的美观。

而这些十年寒窗的书生们,他们的试卷可以说是行走版的印刷体。考生的答卷,上面的字体和印刷的几无二致。足见,这些考生们的能力了。

要想在这些人中,博得功名,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而唐伯虎作为自幼便被人追捧的对象,这次科举对他来说,自然是格外的看中。

进京赶考,考试的时候绝对算不上舒服。为了防止作弊,他们需要在狭小的考试空间吃喝拉撒睡。这对于考生,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唐伯虎不愧是文采出众,这些试卷他做起来都是得心应手。在朱世杰府上这三年间,轻浮的唐伯虎早已沉寂了下来。此时的他,才逐渐成熟稳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崇祯四年七月,拥有穿越明末时空能力的程世杰来到登州。他本想利用时空穿越门赚点钱。然而,大势如潮,却推着程世杰一步步走向风起云涌的舞台。从登州卫左千户做起。他灭土匪,平叛乱,庇护一方。收旅顺,复辽南,四方威扬。克建奴,镇蒙古,驱逐西夷,开屯垦,兴工商,列土开疆。在天灾人祸,吏治腐败,万马齐喑的大明,他就是唯一的希望。宋献策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程世杰叹了口气:”你这是陷某于不义!“李岩道:
tx程志
世宗福临
世宗福临
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体验?谢邀,人在盛京,即将登基;明年入关,定鼎京畿;冲龄践祚,体验较低;为防短折,强身健体。
东台左相
大明风流
大明风流
穿越大明,从一个败家子做起,我只想权倾朝野,妻妾成群。
隔壁小王本尊
开局明朝:朱元璋是我爹
开局明朝:朱元璋是我爹
当唐笑穿越到了明朝,并成为了朱元璋的儿子之后,这个世界的人就该知道。蓝星,都是朱家的了......
紫薯最苦
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穿越成化初年,年轻的朱见深第一次坐在了龙椅上,而彼时大明天下从西南到华中风雨飘摇。土木堡一战,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做成为大明的砍树人。其一,留下北部边防缺陷,成了大明无墙之地,瓦剌人门口扔砖头,文臣崛起,武将衰微。其二,西南流民四起,叛乱不休………其三,朝中风气一团乱!朱见深发现自己留学父亲,给自己丢下一摊麻烦。问题很多,不但要整治朝风,还要防御边陲,甚至还要顾及流离失所的百姓!皇室之田分给百姓,朕
五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