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县,也就是海曲。南偏西有夹仓镇巡司,弘治年间之后设。
这个并不大的县城,也就几万人的小城。县令胡大军,竟然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千字的奏疏,奏疏直接被送到了弘治皇帝的面前。
这个日照县的县令胡大军,竟然要求上书,朝廷应在沿海大力建造船厂。让巨船远洋航海,以扬国威。
就如同永乐大帝时期,郑和下西洋一般。让国外番邦小国,知道大明天威正朔一般。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有多种版本,流传最多的,就是永乐皇帝朱棣想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永乐大帝在让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大明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即便是建文帝想再次兴兵,也没有能力和朱棣抗衡了。
四海归一,朱棣手里猛将如云。而建文帝,早已人心尽失。
郑和下西洋是有史以来的一次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大明王朝,确实是由于他的下西洋,促进了中原文化和诸多国家的交流。
其中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这些,都是下西洋的结果。
当然,郑和下西洋也是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以至于后来的历代皇帝,都没有再举行过这样的壮举。
要知道,朱棣在位的时候是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采“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这也使得海外番邦,都对大明有着敬畏之心。同时,他们也心甘情愿的作为大明的藩属国。而永乐大帝朱棣,也很享受被番邦小国众星捧月的感觉。
郑和下西洋使得大明的造船业,达到了空前的巅峰。木制的帆船制作精良,有水密隔舱、车船、 平衡舵、开孔舵等等,甚至于能够对抗暴风雨。
可惜的是,自永乐之后,大明的造船业逐渐的走向了没落。甚至于,到了弘治年间,这些当年工匠们的造船航海图,都已经遗失。
这对大明航海业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个巨大的损失。
谁知道,在山东的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日照县的一个县令竟然上书,要求弘治皇帝建造船队,再次扬帆远洋。
弘治皇帝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一时间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下西洋对于大明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首先,永乐时期劳民伤财的下西洋,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似乎是弊大于利。可是从后世长远的角度来看,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看到朱世杰到来,弘治皇帝忍不住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