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周边的目的。就是为了胁迫朝廷,让朝廷承认自己地位。他想让朝廷封自己为西北王,当时的闯贼只有这点要求。
然而造物弄人世事无常,谁能想到明军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或者说天意如此,许多机缘巧合之下,李自成竟然无比顺利的打进了北京城。最终,明亡于崇祯之手。
即便是后来的南明,其实还是会有许多翻盘的机会的。奈何南明的那几个皇帝,实在是也不成器。包括朝中的文武百官,当时南明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满清入主中原,其实是并不得民心的。异族入侵,自古都是会激起汉人的反抗。更别提,满清那愚昧落后的治国思想。
单单是剃发易服这一点,就足够让百姓们反感的。
偏偏历史就是如此的巧合,或者说一个王朝的衰败都是定数。二百七十余年的国祚,使得民心思变。
在朱世杰的眼里,一个有为之君并不是说让他坐在御桌前面,不停的批阅奏疏。这并不代表,是一个皇帝的好坏。
什么弘治中兴,这其中的水分是很大的。
直到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朱世杰也才发现,弘治皇帝其实算不上是中兴之主。
一个真正的明君,是能够做到知人善用。皇帝不是非得亲力亲为,这样即便是有一万个分身,也治理不好一个国家。
皇帝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亲贤臣远小人。你能够做到明辨是非,知道哪个臣子有能力,哪个臣子有自己的缺点。
或者说,能够玩弄权术,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为自己所用。这样的皇帝,才算得上是一个为百姓造福的好皇帝。
显然弘治皇帝并不具备这一点,弘治皇帝待手下的臣子太过宽仁。宽仁,未必是一件好事。
虽然者能够赢的百官们的夸赞,甚至于天下士子们的吹捧。世人都说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宽厚仁慈。
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别的不说,单单是边关的将领私自杀良冒功这一条。弘治皇帝的所作所为,就着实让人心寒。
弘治皇帝并没有严厉苛责杀良冒功的将领,只是罢官撤职匆匆了事。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雷厉风行以重典治国。
边关的将领李杲等人闯出这么大的祸,可以说是死不足惜。甚至于,诛九族都算是轻的。可弘治皇帝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想落得一个昏君的罪名。
他虽然没有杀李杲,看起来是皇帝的宽厚仁慈。实际上,毁掉的是一个国家。
尤其是朵颜三卫,此时的朵颜三卫对大明是恨之入骨。若是弘治皇帝当时及时补救,把李杲等人就地正法,也不至于造成今日的局面。
包括教育子女这方面,弘治皇帝也不合格。
对太子朱厚照的宠溺,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每当太子闯了祸,弘治皇帝唯一的惩罚手段,就是让朱厚照跪蒲团。跪完蒲团之后,再大的祸事也就算了。
比如说火烧乾清宫,一个太子竟然敢做出这等明目张胆的事来。弘治皇帝并没有过分的责罚,朱厚照只是跪了半个时辰的蒲团。
朱世杰也正是看到了弘治皇帝的这一点软肋,才撺掇太子火烧乾清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