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皇者,皆是能同甘苦,而不能共富贵。
因此,方会出言苦劝,好意提点李管事几句!
李管事不欲与无知老者争辩。
环顾四周,作揖一礼,告罪一声,匆匆离去。
此事过后,人云亦云,流传甚广。
余府大管事的风评不仅变好,名头也更加响亮了!
世人皆赞李管事,为人忠义双全,一心为公,国士无双……
他摇身一变,成了天下寒门学子崇拜的偶像。
李管事被人赞颂,美名远扬!
爱屋及乌,连带着余大郎的风评也随之而变。
一些文人墨客为了弥补过失,不吝美言,极尽阿谀奉承,欲缓和关系。
言余大郎慧眼识珠,雄才大略,心胸宽广,乃是济世明君!
百姓目不识丁,不明其中原委。
茶余饭后,对这些赞美之词,津津乐道……
余大郎困在圣地内,两耳不闻府外事,一心只为讨好自家即将临蓐的夫人。
李管事统筹全局,忙的脚不沾地,无暇理会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
余府占领北凉州与古海州,有三件事情急需处理解决。
一是坐镇阳世的城隍土地、水神河伯;
二是盘踞两州之地,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
三是那些为富不仁、沆瀣一气、抱团取暖的贪官污吏以及士绅商贾。
而两州贫民百姓对余记的到来,期许已久,夹道欢迎!
他们可是听闻余府热衷修路,一日三餐,酬金不菲。
余记名下店铺,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在余记钱庄存钱,更是享受各种贫农福利……
种种行为,济世安邦,真正做到惠及于民。
平民百姓,劳苦大众,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
自然对余记心生好感!
如今,以李管事、无疆王以及靖江府李城隍为首三人。
约见北凉州与古海州的各地神邸。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余府统治麾下政策,乃是先安抚好一地神邸。
拿到判官手中生死簿副本之后,依照善恶功德,铲除世间毒瘤。
可北凉州神邸与古海州神邸,迂腐至极。
以神灵不可插手阳间俗事为由,果断拒绝李管事的请求!
无疆王可不是欺软怕硬的主,直言道:“摆在诸位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生,要么死……”
此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变的凝重,双方剑拔弩张,怒目而视。
靖江府城隍爷身赋从龙之功,如今已然得偿所愿,晋升为州城隍二品威灵公。
他上前和稀泥,对着无疆王劝说道:
“无疆老祖,你暂且消消气,万事以和为贵,莫要轻言喊打喊杀……”
言罢。
扭头对着凉、海二州城隍,抱拳说道:
“二位同僚,稍安勿躁,且听老朽一言!
吾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人皇,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如今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无人可挡。
世人皆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雪中送炭,可要比锦上添花更加难能可贵!”
古海州城隍闻言,沉默不语,内心有些意动。
人族皇朝更迭,他们这些驻世神灵。
若敢忤逆当朝圣皇,下场无一例外,皆是惨淡收场。
前朝曾有神邸,狂妄自大,裹挟民意,欲与当朝人皇一较长短!
结果魂归天地,最后庙毁神亡,治下百姓,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