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圣地带出来的灵果,赏赐老李一篮。”
李管事感受七位夫人不善的目光,最后只能拎着一小篮子灵果,匆匆而归!
余大郎送走任劳任怨的李管事,方与众女食饼品茗、赏月抚琴。
不一会儿。
几位潘家儿郎相约而来,潘三郎亦在其中。
余大郎凯旋而归之后,便将金彪与黑雕派去。
潘三郎在荒城之中,乃是孤家寡人。
中秋佳节团圆夜,他叮嘱好麾下士卒,做好城防,便骑着金彪与黑雕一同返家!
方看见余大郎,欲上前将荒城近况述说一遍。
余大郎望着愈发稳重的三郎,言道:“中秋佳节,莫要辜负良辰美景!
今日万万不可言军务……”
潘三郎尚未来的及说话,便感受数道不善的目光!
潘昭娣赶忙上前将弟弟拉到一旁,方替其化解危局。
潘三郎小声地问道:“阿姐,今个是什么情况?
为何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嫂嫂们,忽然变的如此可怕?”
潘昭娣望着一脸懵逼的傻弟弟,回道:
“方才有个不识趣的老管事,来府中搅扰了姐妹们的雅兴!
你方才若谈论公事,岂不是又要搅扰众人的雅兴?”
潘三郎暗暗庆幸不已,感激地望了一眼姊夫哥。
余大郎察觉对方的目光,对其点点头示意。
抱起把玩兔儿爷的小郎,问道:
“吾听闻摘星楼内,寒山书院正在举办中秋赏月诗会。
你们是寒山书院的儒生,为何不共壤盛举呢?”
身穿儒服的四郎上前作揖一礼,回道:“姊夫哥,夫子们托吾为你带句话。
余大官人乃寒山书院山长,理应前往诗会,主持大局!”
余大郎如今无法离开遮掩天机的榕树小木屋,取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言道:“吾今夜不便前往诗会,便赠赏月诗词一首,以表歉意。”
话音方落。
芸娘自觉走上前,执玉笔沾砚台之墨。
余大郎见状缓缓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诗词是吾偶得之,题为“水调歌头”,着者东坡居士。”
如今的余大郎,已经不屑于为了区区薄名,剽窃别人的诗词!
芸娘将墨迹吹干,交予潘四郎。
四郎带着诗词,与几位喜好凑热闹的潘家儿郎。
拱手辞别余大郎,急匆匆地往摘星楼赶去。
九郎与小郎年岁太小,围着姐姐讨要灵果!
潘昭娣对着弟弟问道:“吾家官人遣人送回府的灵果呢?”
小郎闻言如实回道:“阿娘说家中的灵果,留着慢慢吃。
俺和九哥来余府耍,会有吃不完的灵果……”
潘昭娣羞得面红耳赤,只觉贾氏令她在众姐妹面前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