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年岁都在十六至十八岁之间,朝气蓬勃,内心渴望得到强大的力量。
他们训练起来一丝不苟,竭尽全力,时常会给自己开小灶。
这样的年轻人,值得大力培养,均被余大郎收为近卫军。
镇西大将军见余大郎迟迟不见动静,有推诿之嫌。
遂修书一封,向郡守、府尹以及县令等人施压。
半月之后,一天之内,他居然收到四封发兵的命令!
余大郎心知无法在拖延下去。
只能将从公冶家买回的三千副刀枪铠甲,分发下去。
他毫不吝啬地将虬龙甲以及虬牙枪,交给近卫使用……
不畏关山千里路,冰心一片付征鞍。
唯求明月春秋照,莫忘他乡有泪人。
翌日,余大郎带领六千士卒,浩浩荡荡的辞别故里,踏上征程!
余府莲花亭之中,姒清霜望着面若桃瓣的众女,恼怒不已。
她草率答应自家官人一件事。
未曾想对方居然是临行前,与众女不知廉耻的荒唐一夜……
余大郎心知自家夫人们,大都是识大体的女子。
只要同心协力,家中一切事物,皆能打理的井井有条!
此行他亦是胸有成竹,速去速回,绝不耽搁时间。
旁人收到军令,领兵出征,皆是一路疾行。
余大郎却反其道而行之。
手持书卷,端坐在双驾马车之中,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
仿佛是一名踏春游玩的富家公子,闲情逸致,温文尔雅!
自家小毛驴,跟随在队伍左右撒欢……
胡小宝以及潘家儿郎,望着慢如龟速行伍,心急如焚。
每过一盏茶的功夫,便要来余大郎耳边抱怨几句……
可惜余大官人沉浸书海之中,始终无动于衷!
一到吃饭的时间,准时准点,命令全军就地扎营。
余大郎从芥子须弥法袋之中,取出大量的粮肉菜,丢给火头军老大胖大福。
起初士卒们见队伍之中,没有押送粮草的民夫。
仅有二百多个肥头大耳,背着大铁锅,手持大勺的伙夫。
行军打仗,却无粮草,乃是大忌,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
可到了安营扎寨,起灶做饭时。
火头军胖大福带着麾下,来到马车旁搬运做饭所需的食材。
士卒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家统领真乃神人也!
自从余大郎显露身手之后。
不明真相得士卒们,茶余饭后,皆对粮草来源一事,津津乐道……
一路上翻山越岭,搭桥铺路,种种险情。
余大郎亦是未卜先知,提前吩咐麾下士卒,做出应对之策!
六千士卒刚开始对这些莫名其妙的命令,存有疑虑。
可一次次的避开危险之后,再也不敢质疑统领的命令。
六千士卒将余大郎奉为天人,死心塌地的追随左右,不敢有丝毫二心!
余大郎泥丸宫之中,书生圣魂得圣贤之助,修为暴涨一大截。
神识魂念,已经可以覆盖周身百里方圆。
因此,他一路上总是能提前预知各种危险与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