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 四页菡萏
贾琛苦笑道:“会一点,不过好长时间没弹了,估计快要荒废了。”
“那你能不能教教我呀?”林黛玉满脸期待。
“好啊,林妹妹家里有古琴吗?”贾琛问道。
“有一架,我去取来。”林黛玉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太麻烦了,还是直接带我过去吧。”贾琛连忙喊道。
“好的,琛哥请随我来。”
古代一些大户人家的书房之中,除了文房四宝外,还用琴棋书画来进行装饰。
比如古琴,虽然不会弹,但摆在书房中显得高大尚不说,还特别的赏心乐事。
林家作为书香大族,自然少不了这样的收藏…
来到林黛玉的房间,贾琛见到了她的那架所谓的古琴。
“这就是林妹妹说的古琴?”贾琛嘴角一抽。
林黛玉点头道:“对啊,这是母亲曾经用过的,算是家里头最老的一架古琴。”
“额,此琴没有任何断纹,顶多不过几十年而已,算不得真正的古琴。”
“几十年还不算古琴啊…琛哥说的断纹又是什么呀?”林黛玉咋了咋舌,又好奇的问道。
“所谓的断纹,就是指因为时间、环境和弹奏等因素,在琴体表面留下的一些岁月痕迹。
比如蛇腹断、流水断、鱼鲜断、牛毛断、梅花断、龟背断等。
这是宋代琴师们鉴定古琴年代的方法,叫做‘断纹论代法。’”贾琛解释道。
“断纹论代法?好神奇。”接受到新知识的林黛玉眼中闪烁着奇光。
“鉴定古琴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需要从琴的结构、材质、音色上来推断,还有年代也是很重要的判断依据。
有道是‘琴不过百,不出断纹。’你看这琴光溜溜的无一丝断纹,所以它只能算是一架旧琴,而非古琴。”
“原来如此。”
“这样吧,我带林妹妹去买一架真正的古琴,你们扬州有卖琴的琴行吧?”
“应该是有的,可是我不知道在哪里。”林黛玉不好意思的说道。
“林妹妹可能不经常出门,不知道也很正常,没事儿,鼻子底下有嘴,咱们出去后找人打听。”
“嗯。”
于是跟贾敏说了一声,贾琛带着林黛玉坐上马车,一名小斯负责架车,还有六名护卫骑马扈从。
一行九人出了林府,找人一打听,便直奔琴行一条街而去…
琴行一条街上店铺林立,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专门卖琴的。
一种是不光卖琴,还负责培训琴技。
贾琛等人一家一家的进去看,可逛了三四家琴铺,基本都是几十年的旧琴,竟然没有一架超过百年的古琴。
“我就不信,偌大的扬州城找不到一架古琴。”贾琛继续寻找。
几人走进一家名叫古韵轩的琴铺,一股陈旧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贾琛在琴架上仔细寻找着…
忽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一架比较精美的短琴。
经过一番鉴别后,贾琛心中激动道:“终于找到一架古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