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四遍。
三个人开始各自发表意见。
陈辞:“剧情铺垫太少,第一次看的人可能不明就里,无法共情,也许延长点故事线比较好。”
爱莉希雅:“果然即兴的台词太干巴巴了,这里,还有这里,稍作修改一下感觉会比较好?~”
伊甸:“那我就帮你们找一首适配故事发展的背景音乐吧~”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陈辞和爱莉希雅询问了伊甸第一次观看的观后感。
“虽然剧情有些不明就里,但是爱莉的声音非常有感染力,特别是带着哭腔的那个片段。
还有最后那里。
我觉得还是要说明一些为什么爱莉会说出那样的话,不然显得太过突兀了…”
伊甸说了很多很多。
陈辞和爱莉希雅都记了下来。
记下所有问题,两人分工非常明确。
陈辞负责扩展故事线,让观众能够更加共情,同时也能明白到底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爱莉希雅就是负责后期跟润色台词了。
伊甸负责提意见,背景音乐她的心里已经有了选择。
时候不早了,陈辞拿着做记录的本子回到自己的宿舍。
坐在写字桌前。
陈辞静下心来,想想还有些小兴奋。
毕竟他这也属于参与拍摄微电影了吧?
爱莉希雅这个剧本想表达的意义,陈辞是想了好一会儿才寻思过来。
人类都有一个通病。
得不到的,拼命的想要得到。
可是得到了以后,又觉得自己之前这梦寐以求的东西也不过如此。
也就是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爱莉希雅想要用这个故事表达的意思也大差不大。
一个从游戏里跑到现实当中的虚拟人物。
虚拟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类立下了约定。
虚拟人物一直记在心里,机缘巧合之下来到现实。
结果发现现实中的人类,早把那虚拟的约定忘得一干二净。
口头约定太过廉价。
现实中的约定都记不住,更不用说只是跟一个本就不存在的虚拟人物立下约定了。
明明约定好,不会忘记一起经历的一切。
约定好,不会忘记她的名字。
约定好,下次见到她,一定要笑着对她说欢迎回家。
明明忘记了所有与她立下的约定,她却没有任何生气。
反而露出一如初见的笑容,自我介绍,然后…
重新认识。
‘忘掉我们之间的约定了?
没关系,那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相信你会回忆起来的。
因为你答应过我,你不会忘记我的。’
她一直相信着与她立下约定的所有人。
约定廉价。
随口一说就可以立下约定。
但约定,对某些人来说又是何其的珍贵。
约定,从不是随口一说的玩笑话。
而是要记在心里的。
既然无法记住约定,那也不要随口立下约定。
她跨越一切,只为遵守约定与你见面。
可你却连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因为人类就是这样。
约定如果只是约定的话。
对方在不经意之间想起还会怀念感慨一下。
所以,无法实现的约定才是最好的约定。
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任何人受伤。
因此,她只能强撑起笑意,把约定藏在心里,告别与她约定之人,回到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