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祖皇帝最后还是立了太子嫡次子为太孙。
只是有些东西,只能皇帝来,不能由臣子开口说出来,除非是皇帝授意。
“此次,吕叔想要询问,你的想法。”
吕放问直接了当,道。
吕家是学宫世家,是杂家传承的家族,当下主持稷下学宫大局是杂家,而一直主持杂家大局,则是吕家。
吕放问说的吕叔,就是当今杂家唯一的至圣,吕简逸。
“底线,我想要知道圣宫诸圣人的底线在那里。”
张正沉声,道。
他走的诸子百家经世治国的路子,在面对任何利益的时候,是把整个国家放在第一位,而非是个人、阶层的利益。
正是如此一点,吕简逸当初才说出,自己圣眼朦胧,看人不准。
因为,他在前内阁三杨的时候,看不到百家谋划百年,成功的希望。
三杨名气再大又如何,太宗皇帝也是任命为秘书,不给实权,唯有仁宗皇帝掌握实权,后来限制宣康帝,不得不让宣康帝想尽办法,来限制内阁和文官的权力。
差点让百家文官,又回到了太祖皇帝治下的时候。
“吕叔和东皇唯一的要求,是不允许正雍帝复位,关键时刻,百家可以牺牲掉一些东西。”
吕放问目露杀机,道。
百家文官,学宫学子,圣宫圣人对正雍帝非常不满,当年无辜杖杀御史和科道言官,后来又北伐天崩,更是做出了叫门,这样羞辱先祖的事情来。
可以说,诸子百家,天下读书人,恨之入骨。
旧宋靖康之难,仿若昨日,历历在目,血泪书写在史书上。
如果,不是于谦力挽狂澜,今日的天元,说不定已经成了昨日的旧宋。
“湘王子嗣,襄王子嗣,是最好的人选,我会寻找一个理由,宣从封地入京。”
张正给出了自己的人选。
前者是太祖皇帝十二子,后者是仁宗皇帝第五子,一脉传承之下,是贤明藩王,在封地治下,被百姓口口承载。
其中,当今襄王更是在宣康帝北征的时候,被任命监国,有丰富的处理政务经验。
“至于上皇那边,不能轻举妄动。”
张正否决了吕放问的想法。
“兵家圣人负伤,我们得罪不起圣人张仑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况且,夫子也不会同意的,别忘记七位先生,处于各地,学宫终究无法真正去承受圣人怒火。”
他给出了足够的理由。
可以说,出了一个站在皇族一方的圣人,让诸子百家变得些许被动起来。
吕放问和马自强点了点头,认可了张正的理由。
三人又聊了一会,就各自散去。
与此同时,太子得到景泰帝的恩准,第一时间就前往南宫,去见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