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

第417章 东大陆新移民

“欢迎各位来到东大陆的第一站--补给镇,这里是阿拉斯加半岛的最西段,也是东大陆的中转站,从这里北上就是金砂城,继续往东就是十河城。”负责接待新移民的官员赵主簿热情地说道。

“那去哪个地方安家好一些?”一位新移民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

“都是好地方,那就看大家怎么想了。

想安心种地,可以去十河城,那里水网密布,方便灌溉土地,气候比金砂城暖和许多。

想淘金或是挖矿的,可以选择去金砂城,那里虽然冷了一些,但那里已经发现了一个铁矿和金矿。

当然各位也可以直接留在补给镇,这里也有大片的土地可供开垦,平时以种地为主业,农闲时可以帮补给站挖煤赚点银子。”

赵主簿耐心地介绍着东大陆的情况。

新移民们听了赵主簿的介绍顿时议论纷纷起来,讨论这三个定居点的优缺点。

“李哥,我们是去金砂城,还是十河城?”陈山问道。

“还是去金砂城吧!那里既然发现一座金矿,应该还能找到更多的金矿,要不然金沙河中怎么会有金砂呢。而且我也想好了,如果实在找不到矿,我们就在金沙河里淘金,或是去矿上干回我们的老本行。”李大有说道。

“嗯,我们听你的。”探矿队的其他成员纷纷表示赞同。

移民们最终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去十河湾垦荒种地,毕竟种地才是最稳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部分人大概有两百来人;少部分人选择去金砂城,李大有他们就属于这一类人,他们是一群希望一夜暴富喜欢冒险的人,只有很少一些人选择直接留在补给镇,这里感觉也不错。

三和商行的人则是兵分两路,张家玮去金砂城考察,贾谊珲和秦进财去十河城考察。

一天后,船队一分为二,一路北上金砂城,一路继续向东航行前往十河城。

十天后,向东航行的船队终于到达十河城。

新移民们刚刚上岸,就有十河城的官员领他们进入城中,所谓的十河城其实并不大,就是国内的一个镇子差不多大小。

十河城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先是领着他们在食堂吃了一顿饱饭,算是接风洗尘,然后给他们每人都安排了临时住所,用木头搭建而成的小屋,面积不大,但总算是能为他们遮风避雨。

这些小屋是十河城暂时借给他们这些新移民居住的临时住所,这些临时住所他们只能暂住一年,他们要在一年内自己想办法修建自己的房屋,一年后临时住所要归还给官府,官府再把这些住所借给其他新来的移民落脚。

第二天十河城竟然还给每位新移民配发了一支燧发枪。

新移民们拿到燧发枪的时候感到非常疑惑,他们来东大陆种地的,可不是来当兵的,干嘛要发一支燧发枪给他们。

十河城的官员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向他们解释道,在十河城周边到处是野兽,甚至还有一些怀有敌意的土人,给他们配发燧发枪是让他们在外出时具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另外每位十河城的百姓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自动成为十河城的民兵,有义务协助守军协防十河城,既然是民兵那就必须配发武器,并要学会使用燧发枪。

另外燧发枪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拿来打猎,获取肉食,改善伙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