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反正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黄志远赞成道。
于是陈连成亲自带人划舢板上了岸,来到疑似煤层的地方进行查探。
经过了一番初步勘察,陈连成已经初步确认这是一处煤层无疑,而且还是难得的露天煤层。
至于这个露天煤层有多少储量暂时就不得而知,但肯定不会少,陈连成让人把这个煤层的地点标记在地图上。
“黄大人,这的确是一个煤矿,而且还是难得的露天煤矿,开采难度不大。以后船队的用煤就有着落了,不用总是上岸砍伐木材作为燃料了。”陈连成一脸兴奋地说道。
“那太好了,过段时间调派一些土人俘虏来这里开采煤矿,顺便在这里建一座小型的补给站。以后过往船只就在这里补给燃煤和其他物资。”黄志远表示赞同。
半个月后,分船队总算到达十河湾,也就是后世的阿拉斯加南部的库克湾。
库克湾湾的气候要比育空河地区温暖得多,冬季白天平均气温在-15至-1℃之间,夏季平均气温13-26℃之间。
最难得的是库克湾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库克湾沿海常年不结冰,后世的安克雷奇港口就是一个不冻良港。
“张恩说得不错,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听说他们在冬季最冷的时候来的这里,整个湾子都没有结冰的现象,不像金沙河口一年有好几个月都是结冰的。”黄志远感慨道。
探险队在十河湾到处探查了一番,最终选择在湾口最靠东的一处河口平地上建立探险队的第二个定居点。
探险队上岸之后,黄志远马上组织人员开始砍伐树木,修建原木寨墙和营房。
而陈连成则带领分船队继续南下探索,寻找新的定居点,十河湾虽说已经比金沙河的天气暖和了不少,但低于0℃的月份还是过多,还是不是很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
十河湾只是探险队在东大陆的第二个定居点,探险队以后还需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建立更多的定居点。
上一次张恩就曾经到达十河湾以南4000多里的海岸线,那里气候温暖,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农耕。
这次陈连成打算航行到更南端的地方进行探索。
陈连成按照张恩所提供的海图资料,带领船队航行到离十河湾以南4000里距离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狭长海湾,沿岸虽然没有大的河流,小河流倒是不少,倒也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垦,自然条件很不错。
陈连成见这个海湾狭长于是就给这个海湾取名为长湾。
其实这个长湾在后世也是繁华之地,这里有好几个着名的大城市例如温哥华、西雅图、维多利亚就在这个狭长的海湾内。
陈连成在长湾沿岸走走停停,不时上岸探查一番,遇到土人村落就派人上去跟土人进行沟通,建立联系,并顺便用日用商品跟土人交换食物和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