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第140章 利诱威逼

在这一刻,伯渠等人已经开始后悔。

作为一个三百年的公卿,伯氏等家族享受太多井田制的红利。

也正是因为300年的积蓄,方才有伯氏等公卿坐视召国存亡的底气。

他们家族之中各有奴隶,门客与钱粮,把这些筹集在一起,至少能够筹备三千死士与数十万石粮食。

如果当初他们全力帮助召恒,有这些死士顶在前面,再配合一些普通士卒作为辅助,哪怕秦军悍勇,也不至于一战击破召国。

只要召国不灭,他们依旧还是召国权倾朝野的公卿。

然而他们舍不得自身的财富,不愿意与国家共同承担风险。

而今国破,他们倒向秦国,却并不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富贵与权势。甚至,连他们握在手中的一些权力都将被收回。

想要翻脸,结果发现秦人的力量足以碾压他们这些公卿联盟。

在秦国君的强势镇压之下,他们根本无从反抗。

眼见着秦寿的回绝之语,伯渠一下子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他心有戚戚地向着秦寿一拱手,而后叹气道:“君上既已心意已决,吾等便先告辞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秦寿却是又突然间开口说道:“寡人之国策,乃是为了秦国之安宁。城中国人与诸公,都是主动投向寡人之顺民,寡人也不好太过于苛责。

诸位先生若是愿意献粮,寡人可以根据所献粮食之多寡,分别授予我秦国之爵,诸位先生可以考虑一下。”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率先起身转入后堂,只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召国公卿。

这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卖官售爵,如果在大一统的时候使用此策,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可谓是亡国之道。

然而此时秦国初立,缺钱,缺粮甚至还缺人。

这里缺的人是指读过书的士子,缺的是让百姓信服的贤能之士。

受限于时代的不同,百姓自身认知的不同,这个时代治理地方,最有效率的实际上还是当地人。

一来是风俗习惯不同,二来是当地百姓容易抱团,外来者根本扎根不进去,很容易被抱团排挤。

眼前这些召国的公卿,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召邑的一个大氏族。

他们有粮,有人,只是缺少权力。

秦寿有权,但是缺粮缺人。

双方相互合作,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秦寿了解历史,知道一个国家的毁灭,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土地兼并最先苦的是百姓,最后苦的是君王,其他历史演变过程出现的公卿,世家,勋贵,地主等等,都是土地兼并的获利者。

以至于出现没有千年王朝,只有千年世家的言论。

然而最可笑的是,这些明明是土地兼并获利者的势力,最终也因为土地兼并的红利而消亡,最终大多隐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秦寿为开国之君,订立国策之时,能够想到最佳的方案便是国有私营,既可以保障耕种者的劳动报酬,又可以保障国家的税收收益。

再结合秦国现有的勋爵制度,也可以保证勋爵之家的利益。

如果一开始就是如此,本不至于有这么多矛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