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清两朝分界线1644年的过去,1645的年新春悄然来到,原本想借着下毒案,把多尔衮拉下马的豪格,并没有实现全部的愿望,只是把多尔衮在政治上的盟友进行了一些打击,但对多尔衮的军权并没有什么影响,多尔衮依然还是摄政王。
叶布舒也给在山西的洪承畴和范文程送去了一封信,讲明事情原委并告诉他们,自己将在新年后才能回到太原府。
1645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新年过完,天气还依旧寒冷,叶布舒也开始准备要回到山西太原,继续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二月初,刚过完十五节,叶布舒告别了家人和两位福晋,带着百十位护卫,踏上了回归太原的路程,一行人从北京出发,路过昌平、延庆,一路来到宣府城外,看快到地城里了,大家也就放慢了马速。
叶布舒原计划回山西的时间由于各种事情延误了好几个月,可是叶布舒的这一延误却苦了另一个人,就是在宣府孤独等待的王承胤。
自从得到了叶布舒的许诺,王承胤便在宣府日复一日的等待着,并且收拾好所有的家当,准备随着叶布舒到山西当他的县官。原以为两个月就可以等到恒亲王回来,可没想到都快半年了,夏日拂柳变成雪花飘飘了,也没见恒亲王路过。
在开头两个月时间里,他不停的和别人吹嘘恒亲王看中了他的才能,邀请他到山西治理当地百姓。一开始,人们还信以为真,但是两个月过去了,人们就不再相信他,并且开始嘲笑王承胤。
可我们的王承胤并不放弃,还依旧守每天在宣府城门外等待着。
“哎呀!都过了快半年了,恒亲王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是不是恒亲王把我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王承胤也越来越没信心。
这天,还在坚持的王承胤站在宣府城外,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望着远处的大道,无助的张望。王承胤甚至想,如果恒亲王不来,他就自己去山西找恒亲王。
不管怎么说?王承胤持之以恒的心还是打动了上天。当叶布舒带着侍卫们来到宣府时,远远的看见宣府城门外有一队士兵在巡逻。
巡逻的兵卒也看见远处有一队人马到来,其中一个巡逻的兵卒对着王承胤嘲笑道:“快去接你的王爷吧,他们来接你当官去了。”接着就是大家的哄笑。
王承胤听完也不搭理这个人,只是不由自主的走出人群,找到一个土堆站在上面,向远处张望,这是漫天的雪花,也看不太清楚。“会是恒亲王吗?“王承胤一个人念叨着。
这时叶布舒也远远的看见有一队士兵,并看见有一个人站在高处向他们这边观瞧。
夏末儿的眼力和记忆力极好,看到这身影特别像王承胤,便对着叶布舒说道:“王爷,看前面那个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叶布舒边骑马边向前面看去:“还别说,真像那个奇葩王承胤。”
夏沫儿这时在一旁说道:“这个人不会真的天天在这里等待吧。”
“奇人做奇事,这个王承胤就是一个奇人”叶布舒笑着回应。夏沫儿也笑了笑,想想也是。
叶布舒骑着马来到宣府城下,对着像一只王八在伸头张望的王承胤喊道:“王大人,好久不见。”
这时的王承胤才看清楚,对面过来的这队人马,正是大清恒亲王叶布舒。立马跑过去,跪倒在地:“见过王爷,下官王承胤在这此等候多时了。”看着一身风雪的王承胤,叶布舒也不忍心再嘲弄他,说道:“因京城事务繁杂,多待了些时日,让你久等了。”
“王爷哪里话,王爷日理万机处理家国大事,下官在此别说多等两个月,就是多等两年也是应当的。”
叶布舒听完点点头,每个人都有优点,就看是怎么发挥,发挥在何处了,这个王承胤,说的这几句话让人听着就是舒服。
“今晚本王就住在宣府,你去通知城中官员,让他们安排住宿。明天你也跟着一起走吧。”
“是王爷,上次王爷吩咐推荐人才,下官牢记在心,这些日子找到一些,都有一身的专长,还有精通做帐,有会审案的.....”
叶布舒听着他说完,回了他一句:“按王大人这个才能,知县是委屈了,本王看得做个知州才行。”
“无论什么官,都是王爷恩赐的,能给王爷效力就行。”这马屁接的毫无瑕疵。
“好吧,都带着一起回太原。”叶布舒也确实需要各种人才。
第二天上路的人就多了几十人,这些人都是原明朝在宣府的一些小官吏,都有些专长。因为改朝换代,他们丢掉了职位,也丢掉了自己的生计。
当王承胤跟他们说有一位亲王愿意请他们到山西任职时,这群小官迷们一个个都从迷茫和失落中醒来,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恒亲王到来带他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