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隔绝地上的凉气,洪宇先是一块一块的搬运着大石头,将整个平台的地面都好好铺设了一层石头,再将多余的石头相互敲打,把碎片填充在缝隙中,就相当于是给自己接下来要建设的房子打地基一样,不仅解决了每次下雨后就泥泞的问题,这样做也更加稳固了插入泥土中的木桩。
随后,洪宇在围好的木桩内又放上了三排石头,将清理干净的树干依次铺放在上面,抬高了自己的住宿环境,并且有效的阻挡着地下的湿气。
整个造型是前窄后宽,长大约两米,高度在一米六左右,宽在一米五左右,从6月10日开始砍树搬运石头建造到今天,总共八天的时间,终于将基本的框架搭建起来了,时间几乎都是花费在砍树和搬运石头的路上,不过看到现在庇护所的框架,洪宇觉得十分值得。
石头是沿着木桩外围垒起来的,最初打入地下的木桩,就是为了避免石头向内坍塌,在建设的过程中,洪宇采取的石头都是比较大的石头,垒的时候也是做好了位置的调整,甚至挖了许多泥土作为粘合剂使用,只需要做好顶棚的覆盖就是一个内部装饰了木桩的完美石屋了。
检查固定点都没有问题后,洪宇将一侧准备好的小树干挨着放到上面,又去木棚里把垃圾沙滩上捡到的塑料碎片都铺在了树干上,接着继续铺了一层干草干树叶在上方,最后又放上了一层厚厚的草甸,洪宇相信这样完美的顶棚,绝对不会漏水。
6月18日,洪宇将这一天定义为自己彻底重新开始的一天,因为今天就搬新家了,他相信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即使在这个无人荒岛上孤独终老又如何,除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其他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忧和看重的了。
在外面的石壁上,洪宇用石头写了5月31日这个数字,是自己上岛的时间,然后下方划了一排小竖条,总共19根,表示自己已经流落荒岛19天了。
每个月有多少天,洪宇记不住怎么算的,老人们说五月大,六月小之类的,自己也都忘记是怎么扒着手指数的,所以用竖条记录时间,每三十条为一排,以后每天早上就来划一下,想想自己这动作,就和工地上上班打卡一样。
在荒岛上,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同样不值钱的还有劳动力,在这方面,现在洪宇也算是看得很明白了。
来来回回三四趟,终于是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搬到了石屋,泡沫板和冲浪板放在树干上,就是自己的床单,虽然硬了一些,不过相比起自己和父亲在工地上干活睡的上下铺的铁床,也是木板垫在下方的,没有区别。
搞定庇护所的事情后,洪宇把塑料瓶放在岩石缝隙滴水的地方接水,看着水滴的速度,洪宇估计装满一瓶水可能需要20分钟左右,这个水源,完全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
将火堆整理好后,洪宇一手提着破损的塑料桶,一手拿着木矛,他要去礁石区寻找食物,今天搬新家,不管怎么说,也要找点好的食物,虽然环境不怎么好,但是仪式感一定要有。
现在是退潮期,甚至一部分礁石都已经裸露在海面上了,很多不知名的海鸟都在捕食中,靠近海岸的礁石区有很多小水坑,水面波纹荡漾,那完全是在告诉洪宇,这里有美味的食物,赶紧来寻找。
别看礁石区黑乎乎的,也是光秃秃的,毫无生气的样子,却栖息着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走近后洪宇便看到了很多藤壶,还有贻贝,笠贝,甚至是小海螺,都是紧紧的吸附在礁石上,不过洪宇对它们暂时没有兴趣,主要是太小了,自己没有趁手的工具,处理起来麻烦。
在礁石洞里找了找,有一些螃蟹,大的就给收进了桶里,还有看起来和蟑螂一样的生物,洪宇感觉有些别扭,就放过了它们,期待能够找到八爪鱼,可找了好几个礁石洞,都是螃蟹占据着,所以不得不打消了念头,将目光放在各种水坑中。
随着洪宇走进,海鸟也受惊的飞腾起来,不过洪宇并没有在乎它们,因为鸟类有翅膀,洪宇又不会设置陷阱,很难抓到,就连自己觊觎的野鸡,也暂时没法捕捉,所以海洋生物,是洪宇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浅水坑中,一些没来得及和海水撤离的海鱼毫无忌惮的游着,不过也并不大,有些颜色鲜艳,长的动人,洪宇知道大海生物都懂得保护自己,这类鱼一般都是有毒的,不能轻易招惹。
在一处水坑中,洪宇还看到了海胆,几乎和海草融合在一起了,黑乎乎的,全身都是尖刺,这玩意儿自己吃过,烤熟后也算美味了,用木矛翘出来后,小心翼翼的放入水桶中,不然被刺一下,可能会中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