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马上肃然起敬起来,停止了吃饭,疑惑地望着苏影。
苏影说:“你吃你的,我问我的。”
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录音笔摆在那人面前,笔记本摊开在自己面前,拿出笔,边问边写。
“你见过杨建军那两个孩子搞过恶作剧吗?我是说,假装成溺水的样子呼救。”
那人犹豫不答,白斌说:“这顿饭算我请。”
叫道:“小异,这桌子的钱收过了!”
“好嘞!”吴小异应了一声。
那人迟疑了一会儿,说:“我没见过,倒是听说过,他俩经常在夏天的中午,跳进鱼塘里耍水,爬在水底喊救命,有人听到喊声,跑过去一看,知道是上当了……”
苏影书写的速度很快,完全跟得上语速,那人说完了,她也写完了。
“那么,”她把笔记本推到那人面前,“请签个字吧。”
那人显得有点为难,说:“这不必了吧,毕竟我没亲眼看到过,别到时候闹出点纠纷来。”
“没关系的,”苏影解释,“你的名字我们会给你保密,不会登在报上的。”
那人又犹豫了半天,终于接过笔,在上面签了字。
“谢谢你了!”白斌和苏影站起来,继续寻找下一目标。
每和一个人谈话前,白斌总要先声明这顿饭免费,以博取对方的好感。
多数人愿意说,但每当签字时就躲躲闪闪地不肯,白斌和苏影免不了一番说服,最后也都签了。
一中午,两人收集了四份口供,苏影皱皱眉头说:“可惜都是听说过,没人亲眼见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知这管不管用。”
白斌说:“镇上很多人都知道这事,苏记者辛苦一下,我们再问别人去。”
下午,两人走访了镇上许多人家,收集起十几份证明材料,其中有四五个是亲眼见过的,还有两个上过当。
有一个亲眼见过的,却死活不签字,白斌见此人正好是自己的债主,便说:“今年年底,我给你多结些钱。”
那人终于签了。
两人连续在镇上走访三天,收集起百余份材料,几乎把镇上的人都问遍了,为此白斌一连三天没出去摆摊。
再问不出有用的信息了,两人便把材料整理起来,又写了一份详细的申请材料,递交给了××局。
××局的领导翻着这一沓厚厚的材料,说:“你们回去吧,我们要先审查资料,有结果通知你们。”
六天后,白斌接到××局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白斌很是激动,申诉了这么长时间,这是××局首次主动联系他。
当即打电话叫上苏影和郑玉萍,一起去了××局。
苏影事先嘱咐过他,每次行动前,要联系一下她,她要掌握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而郑玉萍毕竟是周密的发妻,这事有了进展,自然要让她及时知道。
××局的领导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三人,他面前的办公桌上,那沓证明材料摊得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