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是在22岁时把20岁的黄桂花娶过门的,过门之后,无论两人如何挥汗如雨地努力折腾,黄桂花的肚子就是迟迟不见动静。
一心想抱孙子的杨建军的老爹和老娘心急如焚,于是让杨建军带着黄桂花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倾尽家财却得出一个让他们无法接受的结论:问题出在杨建军身上,杨建军的房事能力正常,孕育能力却没有,而且无法治愈。
杨建军是独子,这就意味着,杨家将要断子绝孙。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思想的指导下,杨建军的老爹和老娘做出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借种。
但不能借村子里的,以免惹上麻烦,要到外面去借,借完就回来,神不知鬼不觉,对村里人就说是黄桂花的病治好了。
真是个无懈可击的绝妙计划,只是不知道杨家的列祖列宗知道了会做何感想,会不会气得把棺材板掀起来。
于是杨建军和黄桂花带着父母的殷勤期待,带着传宗接代的重大使命,一起来到镇上。
两人虽然穷得叮当响,但还是租了套独门独院,以便借种的秘密不外泄。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两人一筹莫展,主要是杨建军过不了心里这个坎,自己的媳妇跟别的男人睡觉,他一时实难接受。
所以每当黄桂花看到一个帅小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时,杨建军就出言阻止了,再等等吧,这事不能草率。
但是住在镇上,吃喝要花钱,不干活不务业不行,杨建军开始想找点活干,可是镇上哪有活给他干?镇上的人都闲着一大片呢。
于是杨建军就想做点小生意。
大概是天生有生意头脑吧,他首先就想到了卖菜。
那年月,尤其是在上世纪末期,在冬春两季,北方根本吃不到新鲜蔬菜,不是没有,而是价格高得离谱,都是大棚的菜,吃菜不亚于吃肉,一般人家一日三餐全是吃酸菜,烩酸菜,酸菜焖面,酸菜汤,酸菜粥……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新鲜蔬菜。
那时镇上的一些小卖部也卖新鲜蔬菜,杨建军自然是买不起的,那鲜艳的色彩每每让他垂涎欲滴,然而那高昂的价格却让他望而却步。
他整日无所事事,就待在那些小卖部里和老板聊天,从中得知,他们的菜是从市里的菜市场上的。
于是他去了一趟菜市场,回来以后,他就打定主意要卖菜了,而且就在这镇上,哪也不去,在此之前,他曾和老婆商量过,要不去市里碰碰运气,现在他放弃了去市里的想法。
因为他发现,市区菜市场的菜价,比镇上小卖部的菜价低得不是一星半点。
那人们为什么不直接去菜市场买菜,而一定要在镇上买呢?
杨建军随便一想,便明白了,原因很简单,在冬春两季,农民田里的菜还没有大规模地上市时,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就是菜市场那个价格,他们也是买不起的;而有钱人家买菜,根本不问价,你给他多算个块数八毛,他根本不知道,也懒得每天往菜市场跑。
再说,买菜这种小事,没人会辛苦地货比三家,无论你定价多少,顾客也不会亲自跑到菜市场去衡量一下价格的。你一块钱上的菜,想卖两块、三块随你所愿,顾客大不了觉得不合适,不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