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未来建立起一个繁荣的《大中华文化共荣体》做一个前期的准备。
在双方进行谈判的过程中,朱喜明得知德川家光最可信赖的一位将军在与新军的作战中受重伤的情况。
他猜想这一时代的日本医术,应该是很难救治好铅弹所造成的伤害。
便让郑之龙传话给德川家光,表示他愿意派自己的卫生部长吴又可前去为那名受重伤的将军诊治。
通过这种救治行为来向日本幕府方面展现自己的善意,但特别要求他们保证自己所派遣人员的人身安全。
吴又可对枪伤的战场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并具备了这一时代最高水平的外科理论造诣。
他果然也是不负众望,去了两日时间就将菊田正胜的伤情稳定住了。
还带着一众军医对受伤的日本士兵进行了救治,只是他们的善行却是在德川家光派亲信全程陪护下完成的。
而那些被救治的日本兵士,并没有表现出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而是全程都充满了对明国人的仇视。
吴又可面对日本人这种善恶不分的行为,在返回来后就向朱喜明一通抱怨不满。却引来了朱喜明哈哈大笑不止,对不理解他此举的众人说道:
“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岛屿国家,他们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先进制度和文化。
所以他们自汉唐以来就不断派遣使团到我们华夏去学习效仿,并愿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影响。
所以日本的文化习俗和国家制度中都深深地打上了汉家文化的烙印。
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借鉴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才使日本国保留了我们华夏文化的部分精髓。
如忠诚而团结,尊道而守礼,重德而少私,并且通过他们的上述特点过滤掉了那些令人讨厌的文化糟粕。
如上欺诈而下蒙蔽,自私而少德,弃道而自愚。
这也就是他们敌视你们这些救命恩人的原因,难道你们不觉得他们爱恨情仇都是很单纯吗?
既然我们要远赴海外建国重塑中华,就不可能孤立于海外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应该将中华文化不断与外族文化进行融合取长补短。
在这种文化融合过程中寻求发展,才能永远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用这种先进的文化去向更多的国家和人传授,从而获得到更多国家和人口的支持与信赖。
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万世流传,所以我才会将这种融合体统称为《大中华文化共荣体》。
日本作为已经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千年的国家,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更好的保持这种文化。
将来我们中华帝国会因为自身文化繁荣需要,还有可能重新吸取他们保留下来的这些汉家文化。
让他们在未来的《大中华文化共荣体》内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早日达成我强大繁荣中华文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