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三年

第418章 半渡而击

他们游走在距离新军阵地一百步外,纷纷取出强弩用脚蹬着拉开弓弦向新军抛射箭矢。

而清军的一千重甲骑兵因为马匹载重量太大,只是随后缓缓压了上来并没有冲击新军阵列。

杨贺此时也心中暗暗叫苦,因为满清骑兵的这种马上强弩射程可以达到惊人的一百步。

他只得命令通讯兵用旗语不停的催促大凌河南岸的炮兵加快操炮速度,新军虽然不惧怕对面的重甲骑兵却对周边百步外游走的清军强弩心有余悸。

当拽着马尾巴成功逃回到大凌河南岸的吴三桂,刚刚上岸就惊慌失措的命令南岸剩余的五千关宁骑兵集结列阵。

他还不停的催促着逃上岸的士兵们,抓紧时间去领取新武器做好接应北岸新军返回南岸的准备。

他看着大凌河中正在渡河的数千马匹和士兵,又听到北岸新军阵列已经打响的燧发枪声心中焦急万分。

满清这种半渡而击的排兵布阵真是太巧妙了,他隐隐感觉到对岸的杨贺这次可能会凶多吉少。

正当吴三桂看着纷乱的战场胡思乱想的时候,南岸西侧也传来了隆隆的战马奔跑之声。

战场经验老到的吴三桂听声音,就知道这支奔来的骑兵应在5000人左右。

看着自己在大凌河北岸已经集结起来的近7000关宁骑兵,他知道这次不玩命是很难活着回去了。

他咬了咬牙又重新穿戴好甲胄,率领关宁军冲向了袭击而来的满清骑兵。

大凌河北岸的杨贺也发觉了南岸的异动,他现在已经被这风云突变的战场情况搞得浑身冒汗。

他一面组织在北岸的3000新军结阵防御,一面催促其他渡河新军丢弃除了武器外的马匹和物资,快速通过浮桥撤回大凌河南岸。

此时包围他们的满清骑兵已经稳住了阵脚,开始有组织的在距离新军阵列一百步的位置抛射手中的强弩。

随着满天箭雨被抛射向新军阵列,也造成了大批没有甲胄护身的新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但防御阵列中的新军士兵们都能够严格遵守战场纪律,没有人逃跑也没有中箭士兵呼喊哀嚎。

这些战场纪律都是当年朱喜明创建新军时定下的铁律,这也是新军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致胜法宝。

杨贺命令新军阵列进行一百步远距离射击,在这个距离虽然燧发枪的杀伤效果会有所降低,但也把清军的强弩抛射给压制了下去。

清军的重甲骑兵自始至终也没有进入到交战区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所谓的重甲骑兵防护,是根本无法抵御新军中被广泛装配的便携式火炮打击。

因为此时的新军排一级单位中,都已经装备了至少五门的轻型小炮,炮体重量二十斤,可发射一斤重弹丸。

为了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的需要,这种便携式轻型火炮是一种后装子母炮,射速为每分钟七发,有效射距为两百步。

随着双方兵马在大凌河北岸的战况胶着,南岸新军炮兵阵地上的重炮也终于打响了。

这就迫使满清骑兵退出了火炮打击范围,杨贺也趁此机会组织列阵新军退回到了大凌河南岸。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朕杀敌成神
大明:朕杀敌成神
++++朱雄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的一座孤岛上,此时,正值鹿儿岛上的倭寇进犯,一人守护一城,让倭寇不敢寸进一步!此时,正值蓝玉案,因为蓝玉的一封密信导致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注意到了朱雄!因为一个名字让朱元璋遐想连篇,发出圣旨立刻召朱雄进京!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雄直接抗旨,并且还写了一封昭雪书嘲讽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雄直接远赴倭寇国,一人一枪杀疯了!获得项羽之力,提取霸王枪,获得墨家机关术,
山河已是秋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陈烈穿越到亮剑,获得神级签到系统,杀鬼子获得经验物资,签到更是能获得军事生产线!上云岭战役中,签到神级狙击能力,当场干掉坂田,获得加兰德步枪生产线!李云龙:你救了老子的命,老子给你一个班,任由你发展!几年后,李云龙召集军队攻打平安县城。陈烈出现,所有人都愣住了!什么,你小子带了一个机械师?背后还有个军事基地?!
水网
围困寺庙抢尼姑!皇长孙他疯了?
围困寺庙抢尼姑!皇长孙他疯了?
穿越异世,一睁眼,父母双王!哦!弄错了,是父母双亡。天崩开局,醉酒戏王妃,睡中遭圈禁,一睁眼,还被退了婚。都是前身惹的祸,你让小爷来背锅?这不存在的!第二日,一怒之下,夏天启斗酒诗百篇,拔刀砍太监……就此,开启了他京都一爸的生活……大夏丞相:“武力值点满就是不用,你还偏要秀智商?这下傻了吧?”靖安王妃:“皇长孙,我乃靖安王妃,大你两个辈分,你不能……”吕二娘:“你信不行老娘一鞭子抽死你。”夏天启:
乱瞎特么写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封神后传,我代人皇伐天
高武+征战+暴兵+伐天+人皇+系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人族不是尔等眼中的刍狗,虽短视萤火,但也敢与日月争辉!种族虽弱但亦有诛天之力,今日孤杨广以人皇之名在此立誓:孤在,当横亘天门,独掌乾坤!天地神人鬼共鉴之!这是一部人族的奋斗史。一个现代人从天子到人皇的一生!
你什么时候养狗呢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