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明对自己在赣榆特区,七年所取得的这些成功经验充满了信心。
他这次特区整体迁移不但带来了十多万新军,还有七十多万追随他而来的铁杆支持者。
他的计划是只用一年时间就平定两广地区内政,用武力和新政将可能发生的内乱因素消除。
郑之龙看到朱喜明满脸都是自信的笑容,心知他就算不能如愿快速稳定两广内部局势,估计也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乱子。
“你对那些夷族进行殖民统治,会不会引发他们的不满而团结起来对抗你?
广西那边可是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夷族部落,他们对我们汉人都是又怕又恨。
你一旦陷入内忧外患而放松对他们的武力威迫,那他们就会在大部落的带领下团结在一起,对我们汉人居住的村镇进行洗劫报复,会使你疲于应付劳军伤财。”
“岳父,我在进入南京城之前就已经派出了商会和情报部人员,过去调查两广地区各部落的情况了。
目前已经与十一个部落愿意接受我的资助,我也会与这些友好的部落建立起联盟关系。
我会给他们提供冷兵器和物资支持,让他们内部处于一种不断相互征伐的乱局。
他们的这种部落战争可能会进行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时间,而我们汉人在那里的生活也将会变得更安全。
我们特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一年区区三十万两白银罢了。
而且他们之间的这种征伐将永远也分不出高低上下,因为我会与各大部落之间保持友好关系,去暗中平衡他们之间的势力。
我还会逐步引导他们从艰苦的游猎生活方式之中,向农耕工商贸易方向发展。
通过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三本主义,让他们在没有压迫的自由舒适生活中,渐渐与他们的部落酋长之间离心离德。
我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困扰了华夏民族千年的民族难题。
孔子曰,‘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只有在大明国境内的华夏民族,达成统一团结的共同命运体;
在民族内部达成统一的文化共识,达成统一的发展目标,达成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华夏民族才能足够强盛,足够富足,足够自信,去与西方列国争夺海外资源为大明帝国的发展提供保障。
用强大的武力和先进的生产力引领天下万国,向着更利于我们华夏民族强盛的方向发展。
但这一切在大明国还都需要从零开始,那就是消灭特权阶层,扶持贫苦阶层,先从开民智和文化启蒙做起。”
朱喜明这次为了能够说服郑芝龙押上身家性命支持自己,还根据郑芝龙对儒家文化的仰慕,特意写下了这份演讲稿对着大镜子反复练习。
他越说越激动甚至说的有些都忘乎所以,却全然忘记了郑之龙是位只相信强权的古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