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三年

第112章 再受猜忌

朱喜明讲述完后不久,毛承斗就也写完了,他放下笔吹干墨迹后双手呈给他过目。

朱喜明却摆手说道:

“我就不用看了,我对繁体字和文言文是真的看不懂。”

朱喜明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走了两圈后,说道:

“先给皇上请安,就说目前赣榆特区建设一片大好,基本可以实现我去年所做的承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

今年特区六县不但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很多项目已经开始盈利了。

预计今年完成秋收统计后,特区可向皇上进贡粮食10万担,白银20万两。

只可惜赣榆特区没有优良的海港,无法进行最赚钱的海贸生意,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现在赣榆特区周边的动荡骚乱不断,十数万流民涌入。

江南各省商贾士绅联合起来,对特区商品进行封锁打压。

如不能快速有效的遏制这些隐患,赣榆特区所取得的成就,随时都可能被破坏殆尽。

经过两年的发展,特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成果,并积累了大量的发展经验和人才储备。

臣恳请皇上下旨扩大特区建设范围,开启大明中兴计划。”

半个月后,北京紫禁城平台内,崇祯看完朱喜明的奏本,轻轻放在龙案之上,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

“他两年就能取得如此成就,真是让朕既高兴又担忧。

王伴伴,你怎么看厚世伯的为人?”

王承恩和崇祯朝夕相处十多年,早就把这位年轻皇上的心思摸透了,便轻声回复道:

“奴婢斗胆回皇上的话,这厚世伯确是千年一遇的治世能臣。

可他重农业而轻儒学,喜商贸而恶清流,争强而少谋。

如果没有皇上您照顾他,恐怕他也很难在大明有立锥之地。

前段时间在山东的那些事,他还以为自己能瞒得住呢,却不知皇爷您才是手眼通天的如来佛祖。”

崇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即又沉下来,说道:

“让内阁拟旨,免去山东总兵杨绍基一切官职,让他至仕回家去吧。

至于厚世伯还是缺少磨砺,不能做到老成谋国,为朕分忧解难。

他总想着耍些小聪明糊弄事,不知400年后的百姓是否都如他一般奸猾取巧。

可现在朕很担心他手中那1万多新军,是否会成为他的私兵家将。

几千人就可以把杨绍基几万人俘虏了,短短七日就在莱州城,围歼了据城而守的耿仲明7千多兵马。

有坚城水寨的孔有德,竟然不敢与之对阵,灰溜溜带着2000兵马跨海去投了建奴。

那些可都是朝廷花费重金打造的,两万多火器新军,同样都是新军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此时的内阁因崇祯的有意为之,只有内阁辅臣五人。

徐光启和周延儒对朱喜明的态度比较温和,对他的特区政策也很是友善。

吴宗达和郑以伟目前正因政见不同,搞得很不和睦。

温体仁只能表现出一副不结党的清流模样,独来独往,只为皇帝一人负责,从不过问其他琐事。

所以对朱喜明的奏折,内阁五人既没有好的意见,也没有坏的建议,只是放入内史馆存档了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超凡神话的三国,天下第一的吕布。穿越而来的吕布,只想为国为民做一点事。为国为民者,方为英雄好汉。吕布说,各路诸侯们,大家都是好兄弟,兄弟相残没什么意思,不如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往外打啊,世界那么大,大家不想去看看吗?
万般半点
烟花新宋
烟花新宋
开局意外穿越,宿主竟是植物人儿!还是个混账植物人儿!决战商场,行走江湖,居于庙堂,现代思维和传统环境的碰撞,总是让人始料未及。这是一个古代纨绔的逆袭之路,也是一个现代小伙的救赎之路......
秦岭的猴子
我穿越了!一半?
我穿越了!一半?
我先说明一下,此系统非彼系统,传统系统文动不动就给钱给房子给女人,甚至改时间线,但我这里不是哈,我这里的系统全称为穿越者监管系统。啧,反正世界观蛮大的,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把持得住,重点在监管哈,我这里的系统只会给主角提供机遇,就类似于药老对萧炎,天梦对霍雨浩,而不是传统系统那种给给给,机遇和奖励的区别就是,机遇需要主角自己去把握,而奖励几乎接近白嫖。好了,正文开始。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李河这辈子大
理工学院的文科生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