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三年

第110章 成绩斐然

朱喜明在这只有30余户的小山村外安营扎寨,并没有急着进入山中寻找。

因为他知道张雪梅很快就会知道他来的消息,强闯入山反而会事与愿违。

果然第二日一早朱喜明就收到了张雪梅的来信:

“奴家知小郎君前来,心中甚是欢喜。

与小郎君相识近两年,能身心相许已是奴家今生最大的福报,万万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悔不当初小郎君之良言劝导,才会有今日毁容身残恶果,想来这也是我此生之劫数。

今仅留此残躯,只愿侍奉在佛祖左右,不再过问这人世间的烦恼之事。

每日早晚祈祷小郎君平安喜乐,你我缘分已尽,还请小郎君回去吧。

如若强求奴家只能先小郎君而去,在阴间等候郎君百年了。”

朱喜明看完信后久久不语,在此地又住了一晚,给张雪梅写了一封长信后,率军黯然离去。

远处的山岗上,一名身穿红色衣袍,高挽发髻面带轻纱的女子,正极目远望着缓缓离去的朱喜明。

已然是泪眼婆娑。

又过了几日后,小山村外来了很多运送砖瓦木料的马车。

在那位红衣女子站立过的山岗,修建了一座雪莲宫。

引得无数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祈福,据说雪莲宫内面戴轻纱的佛母雕像,很是灵验。

朱喜明返回到特区的时候已经是金秋十月了,赣榆特区各地都已经忙完秋收开始秋种了。

农会会长陈子龙闻知他回到赣榆,就从种植基地匆匆赶来,汇报今年六县内的粮食秋收情况。

到达朱喜明那破落的原赣榆县县衙中的大帐时,看到杨子玉,毛承斗,吕烈,宋应星,魏国良,毕矛康等人。

都已经在大帐内中向朱喜明,汇报着各自负责的工作情况。

现场杨子玉正在讲述:

“今年学会各学科招收学生已达到2600人,还有5000多名走读学生,年龄从7岁至40岁不等。

发展专职记者108人,乡镇宣传员500多名,主要是在乡镇村之中讲读报纸。

并将百姓反映的各种问题汇总,报给学会或报社记者。

现在纸厂和印刷厂都已经完成规模化和工艺改造,完全可以满足《特区日报》的纸张需求。

还有一半的剩余纸张,由商会销往大明十三省,收支基本达到了平衡。

目前《特区日报》是7日一期,每期印刷量固定在3000份。

由商会负责发往大明13省各地,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读者成份各行各业都有,还是以商人为主。

朱喜明十分高兴的说道:

“子玉,你们学会的工作很让人满意,赣榆特区目前人口已达50多万。

这个扫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生培养一批就要放出去一批。

还可以在当地找一些秀才出来教学,给予一定的钱粮补助,特区在教育上是不会吝啬的。

什么时候特区每户百姓家里,都有一个能识字的人,并能拿着报纸读,你什么时候才能算是功德圆满。

《特区日报》本是一个只出不进的赔本买卖,通过印刷厂和纸厂改造创新。

竟然能收支平衡,工会的贡献也功不可没。

赣榆特区会给你们学会和工会白银1000两,去奖励学会和工会中的有功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超凡神话的三国,天下第一的吕布。穿越而来的吕布,只想为国为民做一点事。为国为民者,方为英雄好汉。吕布说,各路诸侯们,大家都是好兄弟,兄弟相残没什么意思,不如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往外打啊,世界那么大,大家不想去看看吗?
万般半点
烟花新宋
烟花新宋
开局意外穿越,宿主竟是植物人儿!还是个混账植物人儿!决战商场,行走江湖,居于庙堂,现代思维和传统环境的碰撞,总是让人始料未及。这是一个古代纨绔的逆袭之路,也是一个现代小伙的救赎之路......
秦岭的猴子
我穿越了!一半?
我穿越了!一半?
我先说明一下,此系统非彼系统,传统系统文动不动就给钱给房子给女人,甚至改时间线,但我这里不是哈,我这里的系统全称为穿越者监管系统。啧,反正世界观蛮大的,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把持得住,重点在监管哈,我这里的系统只会给主角提供机遇,就类似于药老对萧炎,天梦对霍雨浩,而不是传统系统那种给给给,机遇和奖励的区别就是,机遇需要主角自己去把握,而奖励几乎接近白嫖。好了,正文开始。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李河这辈子大
理工学院的文科生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