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相

第256章 劳燕分飞了

窃贼小偷非常开心,说道:“太好了!今天走火,交了好运,财神爷关照,竟然出门不一会就得到这么一大笔财富,太爽了!”

太子睡到红日东升,醒了,感觉身上轻松不少,一摸包袱,四周一看,不好了,不好了,昨晚上睡死了,竟然被小偷光顾,盗取了金银财物,想来这真的是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呛着,竟然没了银子?以后怎么生活?这日子还怎么过呢?

他左思右想,没有主意,只有先离开庙再说,他想,沿街乞讨,不是辱没了先王吗?但是,想一想,以前也有一名卧龙太子爷也曾经流落街头叫化,后来也能兴周家天子,我的先朝吕蒙正丞相也曾经到寺门求借粮米,而且被寺僧所羞辱,后来中试,位居首辅之尊,到如今不免仿效古人,从权行事,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没有办法可想。

太子恍恍惚惚到了一个街道中正热闹的场所,那里人烟稠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繁华,车水马龙,热闹异常。

刚好,巡按御史关诚世到了这里,太子不清楚,饿昏了头,脑袋不够用,竟然不知道回避,一下子就撞到了銮车。

差役大声呵斥道:“大胆,瞎了狗眼,该死的乞丐,关按院在此,竟敢撞大人马头,拿下!”

差人一喝,上前就要动手拿人,关按院在轿子里面,他往外一看,看到这个少年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生来仪表堂堂的,举手投足有龙凤之姿,心想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就大声喝道:“且慢,将这个人请过来,不许动粗!”

差役家丁一听,大人既然这样吩咐,只有照办,于是留下同行,一同下了大船,关大人下坐,然后吩咐带太子到大舱一见。

太子一看见关大人,立马倒身下跪说:“大人在上,小人叩头!”

关大人说道:“看你这个少年,仪表堂堂,也应该知道一点国法吧?为什么不看看本官的马头,照着本院的马头就撞呢?幸亏本院不与你计较,要不然,就麻烦大了。本官感兴趣的就是,你是何方人氏?为什么成为乞丐,甘愿下流,依靠乞讨为生呢?但说无妨,不用拘泥,直话直说,让本院知道。”

“大人听禀告诉上。小人是河南省潼关人氏,姓温名铁,跟随父亲在山东做生意,贩卖丝绸布匹,没想到路上遭遇土匪打劫,父亲堕入河水中,生死未卜,小人从水里逃生,进退无门,只有忍辱偷生,街头行乞为生,这两日没有要到饭,头脑发昏才误打误撞了大人的马头,冲撞大人轮驾,罪该万死,幸亏大人有好涵养,赦罪小人,深感大恩,就像天离地一样高阔,大人的恩情就是这样。”太子说道。

“本院也顺道巡察河南,而且跟随本院回归故土,寻访到你父亲下落,也会骨肉重逢,你觉得呢?”关大人说道。

太子一听,喜出望外,非常开心,不住地连连叩头,说道:“承蒙大人福星恩照,有来生的话,小人一定效犬马之劳以报答大人恩情,小人何德何能,竟然得到大人如此悉心照顾,简直太好了!”

叩首之后,过了小舟,一路跟随关爷的船,向河南地面而来。

一路上跋山涉水,所到之处,道路卡口,关隘关津,都有当地文武官员迎接送行,来来往往,一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了河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