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相

第222章 包爷打皇后

龙迪、秦严虎和杨广文异口同声地说道:“臣等没有得到圣旨,没有宣召就离开驻地,实在有罪,只是希望陛下洪福齐天,威震四方,万国来朝,现在四方安宁平静,感到没有后顾之忧,只是听闻朝内有奸贼弄权乱政,忠良受到迫害屠戮,奸佞之臣横行霸道,并且越来越多,形势严峻,因为林国母贤良淑德,母仪天下,闻名遐迩,大小中外文武之臣,都知道林国母的名声,知道她是贤德之人,又因为是陛下的元配,天下臣民之母仪,一旦被杀身亡。臣等在边疆重镇不胜悲愤,难耐痛心,想想我大明开基以来,上承太祖仁厚之风,遗流善政,传来数代,未见有枉法伤害内外之臣。”

“前段时间,圣祖皇帝在天保佑,君王登基四十余载,深仁厚泽,保民如爱护亲生儿女,盛世太平,是春秋之后为大明之余光,惟独白壁有瑕疵,史书难以回避。就是废弃林后这件事,必须有真实罪名,罚当其罪才行。外臣也对这件事略有微词,不敢苟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可惜了这样的盛德,为圣祖皇帝所不齿,不敢苟同,历史上从未有过,实属罕见。所以正因为此,突进陛下废弃以上,又要重蹈覆辙,何况陛下对外被奸相迷惑,对内被奸妃蛊惑,尊卑倒置,西宫夺取东宫之权,忠良之士被冤枉杀害,倘若千秋之下,有史官忠实记录,仗义执言,不知道怎样来书写陛下?陛下到底是几等之君?如今,微臣会同回朝,觐见圣上,见了圣颜,无非就是恳求圣上将误国的奸相清除出宫,然后重新启用林逊国舅世袭忠良之后,如今国母已经身亡,难以再活过来,既然无法复活,那么,对奸妃也要采取措施,将奸妃罢黜出宫,另外挑选贤良之女,正位东宫,那么,内外没事,尽都安然,国庆祯祥,江山社稷臣民之大幸也。恳求陛下准臣所奏请的事项,微臣立即领受擅自离开边防重镇的不奉宣即入宫觐见的罪名。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三位王爷说道。

皇上一听三王爷的启奏之言,全是逆耳之论,不仔细辨明,就立刻发火,厉声喝道:“你们五位就是在外驻守边关的藩王,世世代代受到国家恩惠,朝廷厚待,难道不明白君尊臣卑、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道理吗?你们不奉诏私自还朝就有藐视君王的嫌疑,朕还没追究责任,你们却不讲道理,一味地谴责朕杀害忠良,废弃皇后,只是风闻表面信息而已,实际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不知道的是,林太师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殴打寡人,林后犯了两次罪,再一再二,寡人饶恕,却不领恩情,国法不是一张废纸,要不然怎么让天下臣民遵纪守法?你们怎么能口口声声归罪在寡人身上呢?”

“再说,昨天汝南王包正在金亭驿馆门前拦阻钟爱妃,皇后娘娘,鞭打皇后,已经大失人臣之礼,坏了规矩,死有余辜。至于说,钟妃贤德第一,天下无匹,理当位居昭阳正宫,哪里有可以抛弃不用另外选任皇后的道理?现如今朝廷之内,君臣协和,和睦共处,同舟共济,哪里有奸相乱政之说?你们几个不奉诏还朝觐见寡人,当殿辱骂寡人,应当赐死。但是,寡人念及你们是开国王亲之后,赦免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现在将你们削职为民,只有汝南王包正这贼奸佞子,目无君后,重罪难饶,赐白绫绞死。”皇上说道。

汝南王包正一听,二目圆睁,怒气冲冠,站起来大声喝道:“臣一出关,就预感到性命不保,但是,如今陛下忠言不听,当成耳旁风,奸佞之贼,陛下当成亲人,废弃正宫娘娘,宠信奸妃奸相,诛杀元配妻子,杀死自己的孩子,五伦不管不顾,颠倒是非,不辨黑白,臣等世代承受王恩,不忍心眼睁睁看到江山社稷崩塌,所以才斗胆拦阻奸妃凤,打破凤辇,就是要警告她僭越之罪,要做收殓,所以失了人臣之礼,死有余辜,但只求陛下将微臣千刀万剐,以警示将来。让那些忠言直谏的人望而却步,惟独微臣视死如归,看待死亡如同鸿毛,现如今陛下不准微臣等来启奏,不驱逐钟家父女,任由他们内外专权,养成大患,陛下将来再回头想一想微臣今天所说的,到时候别追悔莫及,陛下可能成为亡国之君,将来没脸去见先帝在天之灵。”

皇上听了这一席话,彻底对姓包的失去了耐心,他立马怒吼道:“大胆乱臣贼子!好生无礼!当殿竟敢欺辱寡人,冒犯圣颜,国法难容。现如今你四路不奉诏没旨意就擅自还朝,想必是同谋欺主,一概不赦。传旨给值殿将军,将这四人押到法场,就地斩首,对包正之妻,也要一并捉拿正法,绝不姑息!”

当日,值殿将军就领了圣旨,将四位藩王押出金銮殿,去往法场行刑。

天子还在气头上,怒气未消,情绪激动,群臣不敢吭声,更别说保奏了。

当时,世袭王爷华璐,权势很大,当今天子也怕他三分,他也很少参与朝政,不是大事,从不发言,也不表态,只要他说的,天子都会考虑,给他面子。

他是自由人,上朝不上朝,都有俸禄,而且比经常上朝的俸禄还要多得多,他今天刚好上朝,他已经预感到今天有事,因为昨天钟后的动作太大,动静惊人,所以他猜想一定有一个说法,于是就上朝听听。

他听到金銮殿上王爷和皇上的对话,对皇上的幼稚,不好说什么。

当听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过分的是,竟然要杀人了!而且要杀的不是一般臣工,而是四大藩王,这还了得!

他就离开座位,站起来大声喝道:“欺瞒且慢,且慢押下去!”

值殿将军一看是华璐王爷在叫停,哪里敢不听?值殿将军很清楚华璐千岁的分量。

华璐千岁出来启奏道:“陛下,五路藩王,均为镇守边疆的封疆大吏,举足轻重,天下都知道,他们是开国元勋之后,与国体休戚与共,怎么能说杀就杀呢?这些人是国之栋梁,不可伤害。如果外敌听闻五大藩王遇害,一旦兵戈四起,烽烟滚滚,那么社稷危险,生民涂炭,更何况圣上自从登基以来,已经有了十五年了,如今,朝政变化多端,风云突变,无法捉摸,现在又数次杀戮朝臣,大伤仁厚之基,将来恐怕江山难保,陛下罪莫大焉,难辞其咎,臣属于陛下一脉宗枝,不忍心看到江山易主,社稷崩塌,不如效仿商朝的微子之义,以尽各行其志。还是请陛下省察参详,谨慎为之,切记切记。”

皇上一听华璐王爷一番话,将他比作商纣王,是一个昏君,心里有些不快,也有些惭愧,想想他说的不无道理,毕竟他不是外人,总比外人要值得信赖。

想到这里,他说道:“王兄,刚才那四位藩王原来就有辱骂君王、擅离职守重地之罪,姑且看在王兄的情面上,为他们讨饶,就免除死罪,将他们削职为民,但是包正罪重,难辞其咎,不能宽恕,臣欺君妻,以下犯上,真正粗鲁无礼,发送到九边夷外,充军十年,借此来警告那些想要以下犯上的人。”

“陛下,君有净臣,不至于亡国,父有诤友,不至于亡家。四位藩王回朝没有奉诏,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朝廷发生巨变,所以想还朝来解救林后国母于危难之中,实实在在是一片忠肝义胆,并非僭越以下犯上,不尊君王,他们是良臣忠臣,陛下不感激,反而以他们为草芥,不重视,反而要罢黜,斩的斩,杀的杀,削职为民的削职,发配边疆的发配,将来陛下如果有了不合适的决定的时候,恐怕文武百官都不敢提出良言诤言,不敢提出合理正确的建议,都怕步其后尘。那么,众臣都三缄其口,陛下更容易做错决定,怎么能立国呢?至于包正王兄,将钟妃的凤辇打破,不过是痛恨林后惨死,属于一时激愤,冲动而为,情有可原。还伏乞我主一并赦免,不予追究。”华璐千岁爷说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