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完毕,老和尚带领着两人在寺庙的各个地方游玩了一番。
卜广楚对林正前说道:“贤弟何妨在此地逗留几日,愚兄家中还有一些小事需要及时处理,需要三四天的样子才能处理完毕,贤弟恐怕等愚兄等的无聊,贤弟不妨在此等愚兄办完事,然后与贤弟一同前往南京参加考试怎么样?考完试之后,再一同返回怎么样?反正贤弟回襄阳府邓城,一定要经过愚兄这里的对不对?”
林正前一听,正中下怀,连忙说道:“好,好!”
说完,他又对老和尚说道:“敢问大师,宝刹中是否有暂居的地方呢?如果有,能否暂居几日?请大师安排安排怎么样?”
“不巧得很,这里简陋,地方也狭隘,相公住在这里,未免太委屈,不妨去江对岸的白云庵中,比较这里来说,要清静得多。更好的地方是,后面有一座读书楼,在那里读书用功,便宜得很,从这里望过去,也不算十分遥远,就是叫作玄都观的,四面全都是楼阁,就像是在画卷中的所在,人在画中,画在实景中,如梦如幻,十分相宜,再说,不必担心没人照顾,那白云庵的负责人,正是老僧的徒弟,等老僧我陪着二位相公上去看看之后,将林相公交给我徒弟就行,如果林相公觉得不错,住着十分舒服,别说三四天,就是三四年,都无所谓,这都不在话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老和尚说道。
林正前连忙道谢。
当下,老和尚带领着林正前和卜广楚一同过江,走进山门,只见路两边全是翠竹苍松,看起来郁郁葱葱,冬天也不掉落叶子,也能看到绿色,真是四季常青。
在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翠竹之间,坐落着不少的殿阁楼台,四面环绕,布局十分合理。
这正是八月中秋佳节期间,正是山林颜色纷呈,鸟语花香,木樨扑鼻。八月也是收获的季节,可以看到累累的硕果,到处都有。
走进山门,大概有一里多地的样子,就看到路两边全是硕大的竹子,不是一年两年才长成的,而是经过了若干年,是老翠竹了。
当中有条甬道,一直通到前面,正是天王殿,也是大雄宝殿。
只是只看到大雄宝殿,还没看到殿内的人。
大雄宝殿的正中央,端坐着一尊大佛,林和卜立马就参拜。
林和卜正在专心求佛,让自己高中,正用心在祈祷,突然他们觉得有人进来,反应有点敏感。
原来,老和尚见他俩在用心参拜,就自己去找了他的徒弟,法号云净,让云净出来迎接。
云净见师父来了,说了这事,哪里敢不从,于是跟随着他的师父来看看究竟,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惊动了师父来欢迎。
师徒俩进了大雄宝殿,刚好林和卜都祷告完毕。
老和尚介绍了林正前和卜广楚两名相公给他的爱徒云净大师。并向云净大师说明了,林正前想要暂住几日,在书楼里住三四天,等到卜大少忙完事情之后,一起离开这里,去南京参加乡试。
云净大师听完了介绍,说道:“太好了,太好了!难得贵人到此,欢迎欢迎,能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莫大荣幸,真是三生有幸啊!”
于是,云净大师就连忙合掌,谦恭礼让,请二位到楼上观看。
上去一看,这书楼果然十分雅静,十分干净,一尘不染。
楼门口左右各有楹联。
上面悬挂着:“雨后静观心意想,风前先看月精神。”
林正前拍手叫好,说道:“就是这里了!真是神仙居处,好得无比了。”
林正前和卜广楚游玩完了,就辞别了老和尚还有云净大师,回到卜府安歇。
当晚,林正前回到舟中安歇,等到天一亮,他就召唤脚夫苦力将行李挑起送到白云庵中书楼暂住。
林正前搬到了中书楼居住,十分满意,这里和大自然亲近,算是鸟语花香之地。他有时候就读书,写诗,写文章,有时候就散步闲游,如同云彩,漂浮不定,无拘无束,悠哉游哉,自由自在,非常惬意。
在那里沿着汉江一带,竟然都是一些道观、寺院、尼姑庵等建筑,看来,道佛都很兴盛,善男信女,虔诚向佛向道,为数不少,愿意每年拿出不少香火钱,供养寺庙道观。宁愿自己过苦一点。
还有不少忠孝节义的牌坊,一些宗祠,也很兴旺。看来,民风淳朴,人人怡然自乐。
有一天,林正前信步随意走进一座寺庙。
只见进入山门之后一直到大殿,再到两边的厢房,以及后殿,都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十分清静,也很雅致,清幽,他心里想着,为什么今天没有一个僧人呢?
正在疑惑之间,但没停住脚步,继续向前漫步,到了一个所在。
前面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看到双门紧闭,窗户前面悬挂着翠竹丝帘,看起来很是清幽雅致。
林正前侧耳一听,貌似里面有女子在发笑,真是笑声朗朗,又好似珍珠掉在玉盘里,这种笑,明显就是年轻女子的笑声。
林正前心里想,这里是佛门清净之处,怎么会有女子?佛门禁地,佛家远离女色,怎么会暗藏女色?
好奇心害死人!林正前就推开了门一看,只见有几个年轻的女尼姑。
其中有一个年近四旬的女尼姑,站了起来,对林正前说道:“相公请坐!”
林正前听她呼唤,心想不好,这本来是想看看的,结果被人看见,这进去也不是,退出也不行。正想要一走了之,谁知道里面又走出来一个女尼姑,不过,她穿着的是尼姑的衣裳,头发却还没剪掉。原来是带发修行。
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佛衣裳,头上挽着凤髻,面如桃花粉里透红,声音清脆如同黄鹂鸟鸣唱。
她启动樱桃小口,娇滴滴地说道:“相公,不妨到里面小坐片刻。”
林正前回头一看,正弄得进退维谷,只好硬着头皮跨步进来,四面一看,只见东面是土图书府,西边是翰墨林,所有的陈设,都布置得十分得体,看上去非常舒服,不奢华,简单朴素却不失情趣,让人有丰富的联想。
只见有两个小尼姑掩着小嘴痴笑着,献上茶来。然后仍然笑着退出去。
尼姑再三邀请林正前坐下,问他姓名,林正前正在考虑如何脱身,对问话倒也没有多少注意了。
他含糊说道:“在下就是一介书生,只晓得读书,希望读书能出人头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况你们是尼姑,又在清净佛地,我是世俗之人,冒冒失失到了贵地,有污染贵地之嫌疑,又怎么能产生淫邪之心?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世俗人和出家人呢?一男一女,在这清净之地,难免会令人产生歪念。”
林正前说完,茶也没喝,就告辞出了尼姑庵,回到自己的书楼,想了想,觉得对自己的决定感到高兴,好歹胜过了邪念,这是好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考取了功名,再谈儿女私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