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相

第64章 唐律不见了

唐律要离开豆腐店,就给王老汉留下一封信,留在店里,说不定王老汉可以看到。

他继续写道:“今天辞别王老,期待再次见面叙旧。现在见面艰难,因为王老要事繁多,公务缠身,不能见面,今天店中所有的物件,都已经清点完成,如数记录,造册备查,并请邻居来一同查验,等都准备妥当,就关锁门店,等候王老亲自过来进行检点。所有的厚恩爱心,等到将来一并报答。因为定好了日期,就要亲自登门拜谢辞别。现在修书一封在此,等王老再做商议。晚生唐律顿首。靖嘉帝年月日。”

唐律写完了书信,就将书信缄口封上,然后将房间里的物件,一一注明在册,标注清楚,然后吩咐唐元唐羊去请左邻右舍来到房内,告诉了他们情况,然后随同他们一起检点了物件。

各个物件都注明清楚,然后锁了房门,唐律与邻舍告别,就搬到了东四牌楼客店住下,看看有没有其他计划可以执行,徐图他计。

等到王老汉回到豆腐店的时候,唐律已经离开,过了两天时间,邻居过来,对王老汉说了说情况,王老汉听了,心里对唐律暗暗佩服,觉得他真是一个忠厚诚实的人。真是天下难得的实诚人。

等他进了屋,才发现桌子上有一封信,马上就后悔起来,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前两天去别人家喝酒,喝酒误事!再说,和那人交情也不深,也非常虚伪,觉得真是白费时间,后悔的是没能见到唐律一面,也就没有与唐律饯行,真的非常遗憾,他在这里长吁短叹暂且不表,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是永远了。

再说元春得到靖嘉帝的宠爱,册封为贵妃之后,她得到富贵,不忘记恩人,时刻念想着唐律的好处,不敢忘记唐律对他们的恩情。

于是就比较关心他,时刻留意新科进士的名册。找来找去,均不见唐律的名字,心里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说这个人的才华还有心的正直,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即便钦点为状元,也丝毫不为过,却怎么偏偏名落孙山,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起来当初他的好处来,当初被宋二逼迫,如果不是唐律的帮助,可能就没有今天。人得到了富贵,就不能忘了恩人,但是,这榜上无名,即便是在皇上面前提及他的名姓,恐怕也是枉然,不起作用。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元春正在左思右想,不得出路。

忽然看到唐氏进宫来了,元春就问道:“母亲,近日是否看到了唐律唐老爷?他在豆腐店里居住得怎么样?”

唐氏说:“他走了,搬家了,听说因为他名落孙山、榜上无名,觉得没好意思,就直接搬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找你父亲没找到,就留了一封书信,他就邀请了左邻右舍来到店内,将店内的所有的物件都一一清点清楚,登记在册,逐一弄清楚明白,然后就搬走了,也没说清楚搬到哪里去了,等你父亲到了店内,看到了临别书信,书信里只是提到不日就要启程,并没说清楚要去哪里。书信里说感谢我们的话,然后在书信里说了说不定还会见面的话,言辞非常谦虚谨慎,真是滴水不漏,文章写得好不好,从书信就可以看出来。我看唐老爷文章就是好。也真没想到他是一个诚实忠厚的人。来去分明,清清白白的,真是谦谦君子,令人佩服!”

元春说道::“他不单单是城市忠厚,而且有侠客精神,是一名义士,真是仗义执言,又是一个慷慨大方之人,我们家傲视没有他保护,恐怕我们现在都流落街头,家败人亡了。只是非常可惜,他竟然没中。我如今想要有心帮他,给他弄一顶乌纱帽戴一戴,只是不想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京城。”

唐氏说道:“按照我的想法,他一定还在京城。不曾远去。”

元春问道:“母亲怎么知道的?怎样就确定恩人唐老爷还在京城内?”

唐氏说道:“那唐老爷说话,有一说一,黑白分明,是非很清楚,他在书信中提到了定期,也就是说时间已经敲定,时间一到,一定会登门饯行,这次回去,他一定会来我家来辞别的,在没有见到我们之前,他是不会离开京城的,这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他是说到做到的。不打诳语!如今还没见到他来,证明他一定没有离开京城,只是京城如此之大,东西南北中,不知所踪,京城内客店多如牛毛,不知道在哪一家住店。再说,他是一个最喜欢安静的人,在我们店中居住的时候,他总是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居住在阁楼,很少出门。有事没事,也很少见他东瞅瞅西望望的,从来不浪费时间。就是他的那两个家人,也不让他们出外走走,他们这样不出门,就怎么知道他在哪里住店呢?我看很难寻觅的。即便你很有心帮他,恐怕也难找到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元春说道:“未必找不到,只要用心去找,一定会找到,哪有找不到的道理?又不是神仙,又不在天上住,只要确定还在京城,就一定可以找到。我想,当初我在店中的时候,曾经做了一双绣花鞋送给他,他只接受了一只鞋,另外一只让父亲带回来了,由孩儿收藏,留作以后的纪念。这个时候呢,孩儿已经将这一只也收拾好了,现如今就能派上用场了。明天,我吩咐一名内务府太监,拿着这一只鞋,就去各个门内呼唤卖鞋子。因为只有这一只鞋子,我想也没有谁愿意买一只鞋,如果有人喊叫要买这一只鞋,那么,必有原因,这人一定就是恩人唐老爷了。这是一条妙计,一定能够成功。更关键的是,见了唐老爷,我还有话说。叫他在这里等候,哪里都不能去。我却在皇上面前给他求求情,弄一顶乌纱帽戴一戴,也算是稍微尽一下报恩之心。这是好的无比的事。”

唐氏一听,连忙说道:“古话说得很,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这样才有长久的福气。我们要想办法报恩。”

元春点点头,母女俩取得了一致意见。

到了第二天,元春就吩咐一名内务府太监,名字叫宝丰。

对宝丰说道:“我以前在闺中的时候,曾经绣了一双鞋子。后来丢失了一只,还剩下一只。本来是一双鞋子的。以后就冷了心肠,没有再做鞋子,可是对丢失的鞋子念念不忘,很想要找回来。如今,这一只鞋子就在这里,我想请你去街上一趟,带着这一只鞋子,悄悄出宫去,到街坊上去,在街上叫卖。街上如果有人叫了你要买鞋子,你就卖给他,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问他姓甚名谁,记住在哪里居住,然后就回来回复我,这件事要秘密进行,不能张扬,记住了吗?事成之后,一定重重有赏。”

说完,元春就将鞋子交到了宝丰手里。

宝丰接过鞋子,叩谢了,退出来,然后悄悄地出宫,一路上,逢人就叫道:“卖鞋了!卖鞋了!”

街上的人见了他只卖一只鞋,只管一个劲儿地叫卖,个个都感到好笑,掩口捂鼻的,指指点点的,以为宝丰是一个傻子。

宝丰不管那么多,继续叫卖,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还是如此。

一连卖了两天,都无人来问,他的心也一点一点消沉下去。

到了第三天,他在宫里吃了饭,却不从老路走了,走了新路,从东四牌楼这边出来,同样,像前两天那样继续叫卖单只鞋。

再说唐律自从搬离了王老汉的豆腐店,天天都在考虑回家的事。只是苦于没有盘缠,不知道千里迢迢怎样才能安全到家?

本来想要向亲朋好友借点钱,但是,他的朋友很少,只有一个叫杨春理的,是他的老乡,目前在翰林院里供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超凡神话的三国,天下第一的吕布。穿越而来的吕布,只想为国为民做一点事。为国为民者,方为英雄好汉。吕布说,各路诸侯们,大家都是好兄弟,兄弟相残没什么意思,不如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往外打啊,世界那么大,大家不想去看看吗?
万般半点
烟花新宋
烟花新宋
开局意外穿越,宿主竟是植物人儿!还是个混账植物人儿!决战商场,行走江湖,居于庙堂,现代思维和传统环境的碰撞,总是让人始料未及。这是一个古代纨绔的逆袭之路,也是一个现代小伙的救赎之路......
秦岭的猴子
我穿越了!一半?
我穿越了!一半?
我先说明一下,此系统非彼系统,传统系统文动不动就给钱给房子给女人,甚至改时间线,但我这里不是哈,我这里的系统全称为穿越者监管系统。啧,反正世界观蛮大的,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把持得住,重点在监管哈,我这里的系统只会给主角提供机遇,就类似于药老对萧炎,天梦对霍雨浩,而不是传统系统那种给给给,机遇和奖励的区别就是,机遇需要主角自己去把握,而奖励几乎接近白嫖。好了,正文开始。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李河这辈子大
理工学院的文科生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种田文、大秦、屠龙术)赵凯穿越大秦,成为鹅城县令,完成鹅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鹅城打造成成了大秦商业中心……嬴政东游,意外到达鹅城,开局收获世界地图、成为蜜雪大秦加盟商、抽水马桶代理者……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大地震,天下动乱,大秦东出时机已至,嬴政三顾茅庐,邀请赵凯出山,担当大秦国师,传授嬴政父子帝王屠龙术!
黑大帅爱吃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