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说:“是我的责任,从今天开始我会改正的。”
过了一会儿,太史慈走了进来,说:“我手下有一个叫戈定的人,与张辽手下养马的人是弟兄,那个人被责骂,心怀不满,今晚准备以放火为信号,刺杀张辽。我想带兵去做外应。”
孙权说:“戈定在哪里?”
太史慈说:“已经混进合淝城了。我只要带五千人马过去。”
诸葛瑾说:“张辽足智多谋,我担心他一定早有准备,千万不可贸然行事。”
太史慈坚决要去,孙权本来就伤感宋谦的死,一心要报仇,就同意了太史慈去做外应的事。
戈定当天混进合淝城后,找到了养马的弟兄。
戈定说:“我已经报告给了我太史慈将军,他今夜肯定会来接应。你打算怎么行动呢?”
那个人说:“这里离中军比较远,晚上很难马上赶到,其实只要在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大喊造反,等他们一乱,我们就趁乱杀了张辽,其余的人就会各顾各的逃走。”
戈定说:“这个办法好!”
当晚,张辽取得一场小胜后,回城赏劳三军,传令不允许脱下衣甲睡觉。
命令刚刚下达完毕,只看到营寨里一下子起了火,紧接着是一片叫反的声音。
张辽上马走出营帐,这个时候李典已经把戈定和养马人拿下了,张辽问明情况后直接给斩了。
这个时候,听到城外有鸣锣击鼓和一片喊声,张辽说:“这肯定是外应,我们将计就计,直接干掉他们。”
张辽故意让人在城门里面放起一把火,让人齐声叫反,然后大开城门,放下吊桥。
太史慈一看城门大开,认为里面已经内变,就端着枪一马当先冲了进去。
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赶忙撤退,不过已经来不及了,身中数箭。
背后李典、乐进杀了出来,吴兵顷刻间折了大半,幸好,陆逊,董袭杀了过来,死活救走了太史慈。
孙权看到太史慈身负重伤,更加的伤感。
张昭看到这个情况只好请求暂时罢兵。
孙权也没有其他好办法,只好收兵上船,回到南徐润州,也就是现在的镇江。
驻扎好军马以后,太史慈的病越发的沉重了。
孙权让张昭等人前去看看太史慈的情况,太史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大叫说:“大丈夫生在乱世当中,就应该带三尺剑立不世功;现在我壮志未酬,死不瞑目啊!”
说完两眼一瞪,两腿一蹬,死了,年仅四十一岁。
孙权听说太史慈死了,悲伤不已,泪流满面,命领厚葬太史慈在南徐的北固山下,把他的儿子太史亨养在府中。
太史慈真是一位完美的武将,他的一生几乎无可挑剔,最为关键的是太史慈在正史中也是近乎完美的存在。
太史慈墓就在今天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莱太史慈之墓”。
不过,原墓在1967年被破坏,现墓于1985年重建。原来墓前有一块碑简要记述了他的生平事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