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 四页菡萏
“好了!”李不凡制止了铁人和王飞虎的说笑。
对着王飞虎道:“马上清点战损,救济伤员,奖励出战的勇士,加强防守,防止吐蕃反扑。”
“诺!”王飞虎领命去了。
交代完之后,李不凡才对着崔进连说道:“让公公久等了,虽不能全歼了金兀智,但料想其也损失惨重,相信近段时间,他是不敢轻易出阳城城门了。”
“上将军辛苦了,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上将军,有上将军在,陛下也就放心了。”崔进连见李不凡打退了吐蕃,创造了在同等数量下,步兵战胜骑兵的奇迹,不由得赞道。
“全赖公公教导有方,公公的到来,我们才能取胜,这是托了公公的福啊!”李不凡违心地道。
“上将军说笑了,竟然结果已出,那杂家也就不多留了,现在便赶回去,跟陛下禀报。”
“恭送公公!”众人说道。
李不凡亲自送崔进连出了阳关,并递上了一千两白银,才作罢。
回到阳关后,又巡视了一遍城墙的防守,觉得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回到军帐中,拿出韩灵的信,细细地读了出来。
其实这信早就到了,是跟着圣旨前后脚到了,李不凡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吐蕃的进攻打扰了。
李不凡看了一遍,才知道,朝堂上的争斗,竟如此激烈,右相陆达为了钳制他,更是把弃城逃跑的陈仕奇安排到德甘城做了城尹,这完全打乱了李不凡的部署,让李不凡不得不从新谋划。
而陛下的平衡之策,更是让李不凡无语,“这不就是往粥里掺沙子么,让人难以下咽,但又不得不咽下去,看来这满朝上下,为了一己私利,也是连百姓都不顾了。”
而信的末尾处,却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极好,专为花月容写的吧?就是不知,曾记得三年之约否?是否遇上了真心人?”
“灵儿这是吃醋了,这明摆着是说我给别的女孩子写诗,而没有专门给她写诗么!”李不凡心里想着。
“不行,怎么也得以灵儿的名字为其写一首诗才行,否则,她应该会记恨我一辈子。”
可李不凡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就是没有想起来,诗句中含有“韩”“灵”二字的诗句,这可苦了李不凡了,他只会抄诗,哪里会真的作诗啊。
[各位铁粉,可有好的诗句,烦请不吝赐教,赋诗一首!]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天啊,我的命咋这么苦啊!抄首诗都能让人嫉妒恨!”李不凡心里十万个草泥马飞过。
一时想不起好的诗句,又不得不给灵儿回信,逼不得已,在告诉韩灵这次生死决斗的事情后,才在信尾把李清照的词给搬了过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希望这能凑合着,先把韩灵心里的气压下来,再另做打算吧,等以后寻思到好的诗词,再给其补上。”李不凡心里想着。
正当提笔,也想给家中的锦儿和老爹去封信,报个平安,问声好时,却忽然记起,村中并没有识字的先生,识字的先生要到县城才有,刚提笔写下了几个字,便停在了空中,落不下了。
“哎!算了,还是等伯爵府开府,安顿好后,再把他们接过来吧,也不知锦儿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怀上我的孩子?老爹身子还好不好?那些银子还够不够用?有没有土匪抢掠村子?……”
李不凡心里寻思着,心中不免有些落寞:“聚短离长,相思惆怅啊!”
稍微平复好心情后,将写给韩灵的信封好后,才把程一彪叫了进来,让其安排人把信给韩灵送了过去。
却不知,此时的韩灵,却遇上了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