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给我下毒

第54章 开始搞研究

其实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是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的。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而钢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既容易塑造又够硬,是制造上好兵器的不二选择。

李不凡一忙活又是三天,三天后,终于把炼铁的炉子和石英坩埚建好了,就等其硬化后开始生产了。

等炼铁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不凡并没有闲着,又忙起了手榴弹的制造。

但这回,李不凡真的没辙了,除了只记得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比例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外,其余的真的不会。

不过李不凡相信,只要把这个配比告诉齐飞等会制造炮仗的工匠,让他们好好研究一番,多试验几次,应该不用多久,就可以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来。

如果实在不行,就拿数量来凑,总会有办法的。

为了便于手榴弹试验,李不凡还在前院中用沙袋建了个厚三尺,高半丈的沙井。

于是,大都统府每天都会传出“砰!砰!砰!”的巨大响声,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又不敢上前理论,只好默默地选择搬离,而李不凡也因此被戏称为“爱玩炮仗的小屁孩大都统”。

李不凡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是自己扰民在先,爱咋说就咋说呗,如果是在前世,肯定会被查水表的。

等李不凡把有关手榴弹的制造方法跟齐飞等交代清楚后,便又让木匠加紧了床弩和连弩的研发。

李不凡前世因一时好奇,曾专门找相关资料研究过诸葛连弩和三弓床弩,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连弩和床弩了。

李不凡虽设计不出像诸葛连弩那样的弓弩,但设计出单兵作战用的连弩还是可以的,只需在原有弓箭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加上箭匣、拉杆、扳机就行,李不凡还参照了前世“五六式”步枪托把的设计,更好地提高了连弩的手感和精准度。

在李不凡的前世历史上,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

主要由绞轴、牵引绳、牵引钩、后弓、滑轮、主弓、前弓、扳机等七个主要部分组成,值得一提的是,主弓和前弓是正面摆放的,而后弓却是反向摆放的。

在架子上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

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射,蔚为壮观。箭支犹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

据《宋史·魏丕传》记载:“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李不凡也没制造过,也只能把相关制造知识告诉木马流等木匠,让他们按照这个样式来搞研发。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是他们的思路没有被打开而已,我只能做这思想的灯塔,给他们指一条明路,至于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李不凡在心里嘀咕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
夏启
夏启
十六岁的夏天,启遇到了她,以人的身份开始生活。十九岁的夏天,启以北斗立誓抛弃一切,以求踏上帝山之巅()
斩天踏道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四页菡萏
重生后成了皇帝
重生后成了皇帝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笑轻尘